寻元贞茶社旧址 听信阳茶人新声
2023-02-22 浏览量:0

王冰介绍元贞茶社老茶园所在地。 记者 李亚云 摄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亚云 袁野

松涛汹涌,竹影摇风,茶树低语,仿佛在轻诉一段往事。“这里正是信阳八大茶社之首,元贞茶社的旧址所在!”信阳茶叶试验站站长王冰一句话将记者的思绪拉回现实。

循山路而上,在王冰的带领下,昨日,记者抵达元贞茶社旧址所在地,平桥区震雷山深处的一处山坳里。密林深处,三棵粗壮的松树、一片婆娑的竹林将历史掩映。旧迹虽难寻,但元贞茶社在信阳茶历史中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信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著的《信阳茶叶志》记载:清光绪末年(1903-1905),原是清政府驻信阳缉私拿统领、旧茶业公所成员的蔡祖贤发出开山种茶的倡议,得到信阳士绅甘以敬的响应。甘以敬曾任信阳劝业所所长、有雄厚的资金来源,他同王子谟、彭清阁等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信阳震雷山北麓成立元贞茶社,这是信阳有史以来第一个茶叶生产组织。

“饮茶思源。提起元贞茶社,我们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甘以敬。咱眼前的这片茶园曾经就是元贞茶社的产业,这里也曾留下过老一辈信阳茶人劳作的身影。”站在一片茶园前,王冰将信阳毛尖创始人甘以敬的故事娓娓道来。

甘以敬(1864~1914),字周原,今信阳市浉河区柳林乡人,清末秀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他鼓动亲戚、信阳商会会长王子谟集资入股,在雷震山北坡开荒种茶30亩,从湖北咸宁、安徽六安麻埠购买茶籽。光绪二十九年(1903)元贞茶社成立,是信阳近代第一个茶叶生产组织。清宣统二年(1910),从杭州买来茶籽在车云山植茶80亩,成立宏济茶社,后改名车云茶社。宣统三年(1911)在甘家冲,民国元年(1912)在东双河,民国二年(1913)在谭家河种植茶园。

《重修信阳县志》记载:甘以敬“奔走数年,成效大著”。然而,当车云龙井刚刚出现在商品市场时,他因支持反袁斗争被抄家、通缉,逃亡上海。民国三年(1914“)年五十,忧郁而死”。民国四年(1915),在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的万国博览会上,车云茶社参展的信阳毛尖获得金奖。此后,他家乡的人们纷纷植茶树,办茶社。信阳毛尖在县城有了专售商店,开封、天津、北京等大城市的茶庄也挂起“信阳车云茶”的招牌。在他去世20年后,《重修信阳县志》记载:“至今信阳本山茶产额岁增,皆以敬倡之。”21世纪初,信阳市人民政府在浉河岸边彩虹桥茶之韵广场为其立一铜像,以彰其功。

斯人已去犹忆影,信茶依旧迎春风。在距离元贞茶社旧址不远处,信阳茶叶试验站“信阳毛尖”国家级茶树良种展示园提升改造项目已经落地。据悉,该项目将改造信阳毛尖茶的国家级茶树良种展示园30亩。展示园为坡地标准梯带数字茶园,茶园或将实现无性系良种、可机耕、机采、喷灌系统、可视化等生产标准。

“土地已经平整好,今年植树节就把信阳十号种上,到时候再来看看,又将是另一番景象!”王冰憧憬地说。信阳十号是国家级茶树良种,由信阳市茶叶试验站于1976年-1994年从信阳群体种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属于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芽叶生育力强,发芽整齐,长势旺,产量高,广泛推广后,能够为我市乃至江北茶区更新换代优良茶树品种提供有力保障。

看故人旧地换了新颜,甘以敬所作的一首诗正抒胸中之意:“民以食为天,茶与饭相关。开彼南亩地,劈之东隅山。请来湘楚师,富我豫申园。知礼非饥人,立信岂赖天。荷助暮色里,笑坏一群仙!”

记者:李亚云 袁野

编辑:翟存鸣

审核:陈晓军

终审:刘翔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