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段黎明 /文
“ 2024年,站在关键之年的新起点,我们将牢固树立能动司法理念,把准政治站位、职能定位、工作方位,勇争一流、狠抓落实,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塑造‘美好生活 青春信阳’品牌中再建新功。”1月9日,谈及新一年的工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万喜使命坚定。
刘万喜说,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全市法院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市委“1335”工作布局,立足审判职能,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转理念、拼质效、优环境、强管理、促规范,努力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服务保障市委“全力拼经济”决策部署,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51980件,审、执结140269件,同比分别上升9.35%、5.47%。
“美好生活 青春信阳”生动实践向前推进一步,司法服务保障工作就要及时跟进一步。
助力提升“美好”安全指数。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严惩渗透颠覆破坏、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宗教极端等犯罪,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故意杀人、绑架、抢劫、强奸等暴力犯罪,依法惩治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和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坚决遏制跨境赌博、电信诈骗、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守护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
助力提升“美好”发展指数。紧紧跟上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坚持“项目为王”导向,依法服务保障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府院联动,防范化解社会风险,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公正高效办理涉企案件,以公平竞争激发市场活力,以深化保护推动创新创造,切实筑牢法治根基,让企业放心投资、舒心经营、安心发展,让老区人民在城市建设、社会进步中享受更多发展红利。
助力提升“美好”绿色指数。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健全完善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改革,协同推进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严厉打击非法捕猎、盗采河砂、滥伐林木、污染环境等破坏环境资源违法犯罪。坚持司法惩治与生态修复并重,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司法修复、适用禁止令等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使信阳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
助力提升“美好”和谐指数。坚持法理、事理、情理相融合,妥善办理家事、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社保等民生案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司法裁判成为引领社会价值的风向标。加大执行力度,规范执行行为,尽最大努力帮助胜诉当事人实现合法权益。
坚持“抓前端、治未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拓展诉前调解路径,夯实解纷平台建设。加强审判管理,深入推进诉源、执源、信源、案源“四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高效化解”“一次性化解”和“实质性化解”,力争共赢多赢效果。延伸审判职能,有针对性地发布司法建议,深度挖掘司法大数据,向党委、政府和有关单位提出社会治理建议。
“任何工作,都是困于想,破于行。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将进一步提振精气神、激发拼搏劲,以最大努力争取最好成绩,全力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展望未来,刘万喜信心满满。(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