菀坪荡湖船:从信阳移民习俗到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2-06-13 浏览量:0

清末民国时期,大批河南人“下江南”,有一部分人来到苏州的吴江县和吴县谋生,吴江菀坪就是河南人通过围湖造田所建立的一个移民方言岛,该地通行河南信阳方言。菀坪河南人的祖籍地主要是信阳地区的罗山、光山以及原信阳县,在与本地人长期融合的过程中,河南人不仅吸收着苏州本地人的民俗文化,自身的移民民俗也逐渐转变为苏州吴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环太湖一带的河南人聚居区基本都流传着旱船、狮子之类的民间艺术,如在安徽郎溪,“玩旱船,又名玩彩船。玩船者多为农村中河南客民,演唱多用河南方言。船用竹篾和彩纸制扎,也有绸布蒙面的。船上扎长方形亭。玩船者3人,旦角(男性扮)戴凤冠和茶色眼镜,立于亭中,手持船帮,操作彩船,翩翩起舞。小生穿长袍,戴礼帽,手持竹竿作撑船,边舞蹈边领唱。艄公为小丑打扮,穿短衣,戴草帽,手持蒲扇,活跃在船尾两侧,插科打诨,幽默风趣。另有鼓班4人,锣鼓伴奏兼帮腔。演唱曲调为‘蛮蛮腔’,又叫‘垛子歌’。唱词有即兴编唱和数唱民间戏文两种,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而在吴江菀坪,春节期间亦长期流行这类民间文艺活动。河南人在吴江也很爱玩狮子和旱船,玩到大户人家,一直在那玩,长达数个小时,其它地方就不去了,称为“打坐场”。玩旱船、玩狮子时,艺人的演唱用河南信阳方言,表演者除了河南人外,还有在河南人之后迁徙到菀坪的苏北人,苏北人从事该项文艺表演也使用河南信阳方言。

1949年菀坪遭遇大洪水,狮子、旱船等活动不得不短暂停止。1953年,移民重新开始玩,至1958年大跃进停止。改革开放之后,菀坪又兴起玩狮子和旱船。玩狮子、玩旱船最兴盛的时候是在1989年,一度达到“上千人瞧、上百人瞧。人挤不动”的程度。

河南移民后裔黄高强、李国民是玩狮子的老玩家,周方平、周方福、朱西林则更擅长玩旱船。不过,有的艺人如周方福二者皆通。到了农历腊月间,这些文艺爱好者就会组织起来进行演练,在人数规模上有二十多人。他们在文革时也是革命样板戏的积极分子,正式表演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2015年1月7日,菀坪的旱船入选苏州市吴江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改名“菀坪荡湖船”。菀坪荡湖船被吴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鼓励其传承。在传承脉络方面,第一代非遗传承人是黄高强,第二代传承是周方平、李国民,第三代传承人周方福。目前已培养出第四代传承人曹和平、李庆根等。非遗运动的开展复兴了信阳移民所带来的民俗,使其成为吴江的一个具有移民特色的民俗文化。

旱船歌词除了《十二月花名》《十二条手帕》之类的老词外,还有新创的歌词,如 

“你不来呐我又来,莫等锣鼓冷了台。你刚唱罢吴江好,我把菀坪再道来。菀坪本是湖滩,祖先开荒到此来。子孙后代种湖田,十年就有九年灾。吃糠咽菜度苦日,饥寒交迫日日捱。现在生活超小康,莫把苦难全忘怀。

锣鼓一打喜洋洋,苏杭二州美名扬。苏杭中间是吴江,我把吴江唱一唱。经济发展进前档,人民生活进小康。医疗保险全覆盖,大病小病有保障。老年农民有养老金,安度晚年享安康。幸福生活真正好,千年吴江比天堂。

菀坪有座新石桥,祖宗几代卖青苗。吃了上顿无下顿,东南西北任飘摇。解放以后翻了身,人民当家做主人。十三中全会政策好,家家户户搞承包。乐居吴江实在好,小康水平再提高。完美不忘过去苦,掀起建设新高潮。” 

狮子、旱船往往是一起进行的,但现在只有旱船被当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了起来。不过传承人周方福也会被请到吴江区震泽镇去教震泽人玩狮子,他自豪地说,虽然狮子、旱船是逃荒的人带来的,但不比吴江本地的非遗如同里宣卷、芦墟山歌差。

随着艺人们年龄大了,为了传承民间文化,他们培养了两个年轻人:曹和平、李庆根。如传承人周方福所说,玩旱船,一要有一班子人,二是要有名气。现在的组织者主要是周方福、李国民等,参与的人员是来自文革时期诚心村文艺宣传队的人员,有演唱《沙家浜》、《红灯记》的经验。这些人员中,最小的有五十余岁。

对于移民后裔来说,狮子、旱船等浓缩了他们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感情,具有更多的传承动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春风来临时,艺人们将其进行发扬,成为城镇化时代优秀的有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在不时上演。(周波)

编辑:翟存鸣

审读:何海荣

审核:陈晓军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