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了《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开启了革命老区重点城市的振兴之路,其中苏州对口帮扶信阳。苏州和信阳两地缘分很深,历史文化渊源深厚,人口流动活跃,积累了良好的基础。太平天国战后,信阳民众“一担箩筐下江南”,其中苏州地区亦是信阳移民聚集地之一。信阳移民的迁移活动持续达半个世纪之久,大量信阳移民的迁入,对苏州地区经济、文化和风俗习尚各个层面都产生重要影响。信阳的移民活动使两地民间的往来络绎不绝,并带动了官方的交流。苏州与信阳的历史情谊,对现在的对口帮扶有其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战争造成苏南地区人口巨大的损失,是信阳民众移民苏州地区的背景。自1853年太平军定都天京(南京),至1864年天京陷落,苏南地区作为天京的外围据点,始终是两军争夺的焦点,人口损失巨大。有诗云:“由来大好说江南,此日江南不大堪。白昼人烟墟里没,黄昏鬼火道途参。一坑定积尸满百,十室难留口二三。”战后,苏南地区在大力召引本地民人返乡的同时,积极鼓励外地农民前来就垦。同一时期,信阳人口几无损失,早婚的习俗,又使得人口激增,形成了一定的人口压力。故此,信阳农民成为战后招垦的重要对象。信阳移民的迁移活动从战后初期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在苏州地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太湖濒岸的吴江县。
信阳移民的迁入,对太平天国战后苏州地区的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吴江县与震泽县(民国初年并入吴江县)的人口由1144012人(1830年)降低到398276丁口(1865年),人口损减达60%以上。长期的战争,使得苏州地区人口损失惨重,劳动力短缺成为制约战后经济恢复的重要因素。因此,外来移民的迁入,及时满足了苏州地区对劳动力的迫切需要,成为垦辟荒田、恢复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在1900年,震泽县制订垦荒章程,设局招垦。信阳移民承领横扇、南厍、溪港三地与太湖濒临的滩荡达2300多亩。在进入民国之后,信阳移民势力经过早期的积累而逐渐崛起,加上其对土地的占有欲望更强,东太湖湖田开发也进入了一个以移民为开垦主力的时期。此外,信阳移民还将本地的河南早、洋粕稻等水稻品种、空心菜等蔬菜品种带到苏州地区,极大地丰富了当地人的生活。
信阳移民的迁入,促进了苏州地区教育的发展及其内外文化艺术的交流。在信阳移民与原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战后苏州的文化教育得到恢复与发展。信阳移民原籍的民间歌舞传入到苏州地区,主要有车水号子、玩旱船、打蛮船、犟驴舞。罗山县皮影戏也随着南下垦荒移民来到苏州。因演唱内容以“封神戏”为主,故又被称为“神戏”,常常来祈求丰年,祛祸禳灾等。皮影戏开始只在信阳移民区演出,后来原居民逐渐对此产生兴趣,观众越来越多,活动范围日益广泛,成为了当地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戏剧形式。
信阳移民对苏州的风俗习尚产生重要影响。横扇镇的信阳移民后裔,仍保留河南的风俗习惯,如贴春联、舞狮子、续家谱等。有一位69岁的老人,他家就始终恪守家谱给子孙取名,他家的辈分是按“启大文永长,志世绍书香,子孙自然香”这十五字排的,一直没有乱过。吴江西北部菀坪,地处太湖东岸,100多年前还是滩涂地,荒无人烟,光绪年后期,从光山等地迁来第一批移民,其后陆续有信阳、苏北和吴江本地及全国各地迁去移民,形成集镇。因为信阳移民是最早的移民,这里通行的方言是信阳话,成为一个相当规模的方言岛。历经100多年风风雨雨,许多移民后裔都是双语者,既会信阳话,又会本地吴江话,信阳话成为联系家庭的纽带,同样是他们的骄傲。
移民文化是历史与现实的连接,信阳与苏州历史的情谊为今日的帮扶增添了一抹亮眼的底色。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在苏州市的帮扶下,在信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同心协力,共策献替,于今更能突出文化特色,高瞻远举,可大能久。苏州与信阳两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由此,可实现发达地区和特殊类型地区协同发展,协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以先富起来的城市带动落后地区的目标,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文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