浉河区:念好“选育管”三字诀 激活村级后备力量“生力军”
2022-07-11 浏览量:0

日前,浉河区为建立健全“选育管”三项机制,大力实施“春苗计划”,激活村级后备力量“生力军”,为党建统领基层治理蓄能。

建立“优选”机制,严格推荐选拔。浉河区把“三星文明户”作为村级后备干部推荐选拔的基本条件,突出政治素质和致富能力两个重点,采取“双推双评一公示”(后备干部人选经村“两委”成员、党员和本村群众公开推荐、公开评议,由乡镇党委研究确定,并在村内进行5天以上的公示)的方式,从35岁以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一技之长或致富项目的“种养”能手、退伍军人中选拔培育村级后备干部339名,其中35岁以下96名,大专文化以上69名,致富带头人120名。

建立“优育”机制,提升整体素质。浉河区把村级后备干部纳入村“两委”干部年度培训范畴,每年进行一次集中轮训,提高后备人才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建立村“两委”干部与后备干部“一对一”结对帮带机制,以手把手传帮带方式与后备干部谈话谈心,了解思想动态,分享工作经验,帮助村级后备干部掌握工作方法。结合村“两委”分岗明责方案,安排162名后备干部在村“两委”中担任村支书助理、网格员等岗位,参与政策宣传、疫情防控等重点难点工作,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建立“优管”机制,实行动态监管。各村建立村级后备干部管理台账,每年对后备干部的思想状况和工作表现等进行评议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村级后备干部使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对表现积极、实绩突出的予以表彰或重用,具备入党条件的,及时发展入党;对不能胜任工作、群众意见较大的,取消后备干部资格。去年以来,有58名村级后备干部被吸收为积极分子,79人通过换届进入村“两委”班子,5人被取消后备干部资格。(李昊然)

编辑:何海荣

审读:郑烨

审核:陈晓军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