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周期服务 写下项目为王最好注解
2023-11-21 浏览量:0

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好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2023年进入尾声,在苏州工业园区转型创新的主阵地——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产业用地精准调供、低效用地腾退盘活、全周期项目建设服务等促开工促投产的保障工作如火如荼。

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当前,科教创新区加速推动用地评估、方案审批、土地出让等关键环节,依托“帮代办”等金牌服务,全力保障重点项目早日“开花结果”。把政策、区位、产业基础等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科教创新区以用心用情的服务,为“项目为王”写下最好注解。

系统提升城市品质

区域发展“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

“形成3个生活圈和5个工作圈,分层级、类型、区域匹配需求,完善生活和工作双圈层配套设施;通过商业繁荣策略、文体共享策略、医疗国际化策略、教育品牌化策略等四项供给策略,场景化构建创新生活圈体系”。今年上半年,科教创新区一份关于“创新生活圈”的规划研究迅速出圈,摘得2022年度苏州市优秀国土空间规划三等奖,为人们“圈”出了独墅湖畔15分钟便利生活的美好图景。

一份与时俱进、紧贴实际发展需求的研究方案,是科教创新区坚持践行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先行”理念的生动写照。“随着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和居住就业人口快速增长,许多新问题和新需求需要规划建设部门予以应对。因此,我们从2018年开始开展区域综合评估研究和交通专项评估研究,今年已经是第6年。”创新区规划建设局副局长焦姣介绍说。

人需要定时体检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态。同样,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定时评估其健康状况。以“人、地、产、研、商”为对象,总结问题差距、提出对策方案、形成下年度工作计划——科教创新区每年的区域评估研究,会基于上年区域建设和运行情况,分析评估问题和差距,并根据问题特点和实际情况安排下年实施计划,从而形成“发现问题—提出方案—解决落实—回顾总结”的工作闭环。

以常态化评估监督及时发现城市建设的问题和空间品质的短板,科教创新区建设局结合辖区实际情况,采用“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策略,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已经为吴淞湾未来城规划、苏州东站核心区TOD枢纽开发、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东区)建设、东景工业坊片区低效产业空间更新等工作提供决策参考,解决桑田岛区域就业人口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提速项目开工投产

三个产业项目同日“五证齐发”

2023年已进入冲刺阶段,项目建设,毋庸置疑是科教创新区决战“收官季”的重头戏。

11月2日,在金牌“帮代办”专员夏雨的“管家精准式”服务下,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东区)佐诗精密项目、妙益科技、合创产业园三个项目同时实现“五证齐发”。至此,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东区)今年引进的7个产业项目全部实现“拿地即开工”。

促开工促投产,负责跟踪、协调、推进项目的建设部门,是“扫雷队”和“清障队”,依托“帮代办”专员做到了“全部认领、专人对接、全程服务”。“我们有一套工作法,叫作‘一全二专三马上’,‘一全’是全流程服务,‘二专’是专人对接、专班服务,‘三马上’是马上协调、马上解决、马上会办,以确保全流程服务无死角。”夏雨说。

事实上,每个重点项目从建档开始,其“帮代办”专员就开始详细记录项目审批事项时间节点并进行倒排,以便及时提醒、协同企业稳步推进。根据项目特征和企业需求,“帮代办”专员还要为企业定制审批流程图,编排申报进度计划,综合采用并联审批、容缺预审等创新机制加快审批进度。“结合园区行政审批局的创新做法,‘帮代办’专员持续强化学习‘拿地即开工’模式下每个环节的流程,着重提高线上办、容缺办等政策落实质效,在服务的过程中持续优化工作方法。”科教创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孙利忠说。

“帮代办”专员们以日复一日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刷出了项目建设的“加速度”。今年以来,科教创新区建设局跟踪、协调、推进产业项目总计103个,总投资达257亿元,涉及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纳米技术应用以及人工智能等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

优化宜居宜业软环境

一条小路里的“产城人融合”逻辑

人才、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与主力军,如何打造宜居宜业宜创的发展环境,吸引、留住各类人才?如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顺心办事、安心创新、舒心创业?一条仅10米宽的崇文巷的畅通,蕴含着科教创新区谋划“产城人”融合的发展逻辑。

位于星湖街的苏州创意产业园建成已超过15年,目前汇聚了313家科技研发型企业,在岗人员超过1.5万人。产业园区域停车位紧张、早晚高峰出行拥堵的矛盾突出。今年10月,微软二期正式建成投用,新增约1100名员工,这让原本就一位难求的停车位更加紧张,也给产业园内的交通带来了更大压力。

面对该区域企业提出的交通改善诉求,科教创新区会同园区规建委、综合执法局、科技公司、园区交警、斜塘街道综合执法大队等单位共同商讨,形成了“疏管结合”的改善方案——一方面,拓宽改造新平街入口,增加1条入口车道,区分机动车和人行流线;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崇文巷停车管控、增设非机动车停车区、组织创意产业园C区单向通行等措施提升交通通行能力。“在首期对崇文巷进行停车管控后,交通改善效果明显。接下来,我们还会联合各部门深入研究、逐步推动交叉口渠化、入口拓宽、停车位划定和单行交通组织,系统解决企业的出行问题。”孙利忠说。

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兴业,科教创新区这条“产城人融合”的发展之路,回归人的视角,应对人的诉求,正以无微不至的服务不断优化宜居宜业软环境。“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对照‘市域一体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动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科学策源区、园区产城协调发展的未来样板区’的要求,继续做实做优各项服务,全力把科教创新区打造成‘产城人融合’的样板区。”科教创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莉说。

( 苏报融媒记者 董捷)

来源:引力播

编辑:翟存鸣

审读:陈晓军

审核:刘翔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