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你我同行】汪元信:我有一顶“致富帽”
2024-03-26 浏览量:0

我叫汪元信,今年57岁,是光山县紫水街道办事处余集村党支部书记。1990年我从部队退伍,回乡务农,干了20多年村支书。

我们村位于紫水街道办事处东北部,距县城3公里,属光山县委“拥河发展”官渡河北段附近,是市水利局帮扶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派出专职副书记联系村,县委副书记联系村,也曾是我们街道办事处唯一的建档立卡贫困村。

村五名两委干部,有三位是退役军人。这几年,我们通过招、引、育等方式,带领群众们寻路子、谋创业,陆续创办了村集体企业夏东帽业有限公司、余集村劳务公司等,逐步实现了脱贫致富。

前些年,全村2000多人,有近1000人都在外务工。2018年,我和两委干部一起去浙江省温州市,通过亲情招引、政策感召,把在外从事与帽子相关行业的余集人招引一批回来。在新型庭院经济带动下,现在全村已有8家工艺帽厂,带动附近2个乡5个村的50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近就业,村民生活越来越好。如今,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15户979人,早已全部脱贫,贫困村的“1+7+2”指标也均已达标。

余集的帽子,历史悠久,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无论是外出浙江义务打工的余集人,还是如今在家创业务工的余集人,多半从事与此相关的行业。全村半数以上的劳动力掌握工艺帽加工技能,有300多人常年在浙江温岭从事工艺帽生产加工,其中自己办厂的有20多家,是浙江工艺帽业的一支主力军。

可以说,从原来的手工编织草帽,到如今的流水线上的精美工艺帽,余集帽子在市场上都广受欢迎。前段时间,县里的女同志来我们村参观,纷纷赞叹帽子的品质和工艺。经过不断摸索,目前,我们8个厂年产值已经超过1亿元,也基本实现了从原材料—生产—加工—销售的“链式”生产。现在车间正加工的这批产品,都是要出口非洲的订单货。

与此同时,在各级挂职干部帮扶下,余集村还创建“多彩田园”示范工程7个,培育形成了以工艺帽加工为主,羽绒针纺加工、稻虾共作、苗木花卉等多项小微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经济生态,为农业高效、乡村宜居、农民富足打下坚实基础。

这几年,返乡的群众越来越多,村里又热闹了。对于未来,我充满了信心。希望社会各界能继续支持余集村的发展,让我们这顶“致富帽”戴得越来越稳!(自述:汪元信 整理:记者 王凌云 图片/视频:记者 韩蕾)


记者手记

“五分钟经济圈”富乡村

王凌云

“一顶帽子”真能富了一个村?

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余集村的“领先”帽业生产车间。只见,机器隆隆、货品高垒,一片繁忙之景。

穿着新潮的60岁村民杨秀兰告诉记者,她闲了就来打零工。“带孙子,做家务,一样不耽误。忙了就忙,闲了就干,手慢一天也能挣上百十元,咋不好!”杨秀兰笑着道。

临近中午12点,村民们陆续从车间走出,三三两两,骑上停在门口的电动车,准备回家吃饭。

“住的不远,骑车5分钟就能吃到饭!”村民郭荣芳告诉记者,车间里还有不少“夫妻档”“婆媳档”,他们上下班一起来回,平时也配合着干,不耽误接送孩子。

摘了“贫困帽”,戴上了“致富帽”!余集村的这顶帽子,真的是既“好看”,又“好用”。

从昔日无人、无路、无产业的“三无”贫困村,到形成了多个小微产业的“五分钟经济圈”,在村里,上至60多岁的老年人,下至30多岁的留守妇女,都能在不耽误务农和照顾家庭的情况下,来厂里就近打工、计件领薪。一名常年在厂里务工的勤快妇女,去年工资竟领到了10万余元。

党建是引领,产业是根基。乡村要振兴,努力解决好“有人的地方没产业,有产业的地方没人”这一矛盾是关键。对于像余集这样的村子,就地发展好“新型庭院经济”,不失为一剂因地制宜的振兴“良方”!

记者:王凌云 韩蕾

编辑:何海荣

审读:郑烨

审核:徐立明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