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你我同行】致富路上“蛙”声一片
2024-06-05 浏览量:0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夏青云 通讯员 丁昌铭

“三夏”大忙时节,记者走进固始县徐集镇八庙村牛蛙养殖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排列有序的牛蛙池,一个个牛蛙蹲在覆有遮阳棚的水池边,一边乘凉,一边“歌唱”……

一大早,养殖户李加强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一边在池边转悠,一边将牛蛙饲料撒在池里。“现在基地牛蛙养殖规模渐渐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还带动了其他村民从事这个行业,这离不开镇、村两级的大力支持。”李加强说。

今年52岁的李加强,曾在上海从事海鲜批发生意20多年,对牛蛙市场有着一定的了解。于是,2019年春季,他毅然返乡,学习牛蛙养殖技术,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开始从事牛蛙养殖。

“牛蛙养殖分为高密度养殖和低密度养殖,养殖周期因季节而确定,春季、夏季和秋季均采用高密度养殖,出栏快,一般3个多月即可上市出售。”李加强介绍。

“牛蛙养殖有一定的标准,只有经过环保等部门依法审批,才可以从事牛蛙养殖、繁育和销售。牛蛙营养价值比较高,平均每斤市场价在10元左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徐集镇副镇长裴晓宇介绍。

“从事牛蛙养殖以来,非常感谢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关心与帮助。镇领导经常上门了解情况,询问所需;村里专门配备一名村干部负责基地管理工作,帮助俺们解决养殖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李加强感激地说。

八庙村地处淮河支流竹楼河和马家河之间,地势平坦,水资源十分丰富,非常适宜牛蛙养殖。李加强就是看中了这一点,返乡从事牛蛙养殖。目前,在李加强的精心呵护下,他的牛蛙养殖基地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从蝌蚪繁育到成蛙出塘一体化养殖。养殖基地已由当初的100多亩发展到如今的300多亩,产值也由当初每年的60多万元发展到现在的每年300多万元,养殖的牛蛙远销上海、济南、郑州、武汉、南京、苏州、常州等城市。

“近年来,在李加强的辐射带动下,村民刘庭华、刘庭全兄弟俩及周边村的20多户村民,都从事起了牛蛙养殖。全村牛蛙养殖面积已发展到了500多亩,安置附近村民60多人在养殖场就近就业,负责管理、喂料、装运等工作。同时,也吸引不少城里人到养殖场观赏牛蛙,听牛蛙‘唱歌’……”八庙村党支部书记马瑞文娓娓道来。

据了解,为了鼓励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徐集镇实施了“能人回归”工程,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手续审批、建设用地、规划建设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吸引了一大批在外学有一技之长、事业有所成就的能人返乡创业。

“今后,我们将依据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不断研判市场行情变化和乡村产业发展趋势,科学扩大牛蛙养殖规模,将牛蛙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为牛蛙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努力让更多的村民在一片‘蛙’声中增收致富。”徐集镇长夏志冉表示。

记者:夏青云 丁昌铭

编辑:翟存鸣

审读:何海荣

审核:陈晓军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