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信阳人】将43件文物和标本捐赠信阳博物馆 点赞!信阳好少年潘政浩
2024-06-14 浏览量:0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亚云 文/图/视频

近日,来自息县包信镇初级中学的初三学生潘政浩捧着一堆“宝贝”来到信阳博物馆。“我要把这些捐赠给博物馆,这里才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接过潘政浩捧来的“宝贝”,信阳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惊呆了——来自战国时期青铜箭镞、青铜针、汉代瓦当以及瓷器碎片等一共43件文物及标本印刻着时光的痕迹,十分珍贵。

当询问这些文物的来源时,潘政浩告诉博物馆工作人员,这些是他在家乡附近的田地里捡到的。“文物应该是国家的,只有在博物馆里,才是文物最好的归宿,所以我把这些宝贝交给你们保管。”潘政浩的一席话让在场工作人员动容。

为感谢潘政浩同学热心公益的行动和文物保护意识,感谢他对信阳博物馆文博事业的支持,几天后,信阳博物馆为他邮寄去收藏证书和一面写有“文物小卫士 中华好少年”的锦旗。

昨日,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潘政浩表示:“文物是历史馈赠给后人的宝藏,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的责任和传承的责任,把这些文物捐赠给文物保护单位,能得到更好保护和展示,让全社会都能共享它们的文化价值。”

潘政浩告诉记者,日常他很喜欢寻找和收集一些古钱币,对于考古也有浓厚的兴趣。学习之余,他常常在家乡田地之间发掘一些“历史碎片”。

今年3月10日,潘政浩将自己捡拾到的一个刺刀和三颗子弹捐赠给了息县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为鼓励和感谢潘政浩的捐赠,纪念馆为其颁发了荣誉证书。

“今后如果还有这样的机会,我还是会义不容辞的捐赠。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希望每个人也是历史的传承者。”面对记者的采访,潘政浩动情地说。

信阳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对于潘政浩的义捐行为给予了高度褒奖,“潘政浩同学用实际行动,做出了保护文物的最佳示范。希望通过潘政浩同学的先进事迹,带动其他群众,积极参与我市文物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事业中,进一步发扬家乡传统文化。”

据悉,自2020年以来,信阳博物馆共接受市民捐赠文物91件/套,种类涵盖石器,青铜器,陶瓷器,字画,古钱币等,捐赠文物经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1件,其余多件文物符合陈展条件,信阳博物馆将在以后的陈展提升中将其在展厅内展出。(信阳博物馆和受访者供图)

记者:李亚云

编辑:翟存鸣

审读:何海荣

审核:徐立明

终审:赵恩峰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