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四十年
——我与《信阳日报》二三事
唐道武
人到晚年,难免怀旧,尤其是怀念那些与自己有着某种特殊关系的人和事。
最近,我在整理旧文稿时,就惊奇地发现,我竟还保存着数十篇不同时期在《信阳日报》发表的文章剪样。这些泛黄的报样虽然只是我在该报发稿的一部分,但每一篇都能引起我对当时场景的回忆,是报社与我亦师亦友四十年的真实记录。
我是1981年调到原信阳县广播站任编辑的。当时地区一级还没有新闻媒体,县里要开展对外宣传,只能向省级媒体投稿,发表一篇稿件很不容易,创办地级媒体的呼声不绝于耳。
1984年,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宣传需要,《信阳日报》正式复刊。不久,信阳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也应运而生。这对我们这些基层新闻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因为从此我们可以直接向地级媒体投稿,大大减少了向省里送稿的奔波之苦。
记得《信阳日报》刚复刊时还不是日报,每周只出三、四期,每期四开四个小版。尽管容量不大,但却是我们对上发稿的第一选择。那时手头只要有什么像样的稿件,首先想到的就是投给《信阳日报》。每天报纸来了,大家也是先睹为快。
《信阳日报》还是我们县广播站业务学习的内容之一。上级有什么宣传安排,大家习惯看报社是怎么做的,然后上行下效;站里组织业务学习,也习惯先参考日报上的相关文章,然后再对照讲评,查找不足,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
一次,县广播站又例行组织业务学习,局领导却意外地给大家念了我在《信阳日报》新发表的一篇短评,题目是《持家要勤俭》。领导讲评说,这篇短评写得很好,主要是言简意赅,切中时弊,县广播站也要多发这样的好评论等。会上,大家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使我感到既有面子又深受鼓舞。
岁月流转,时事变迁。若干年后,我被调到《信阳广播电视报》任副总编辑,负责宣传业务工作。我经常告诉我的同事们,广电报虽小,但也是党的舆论工具之一,在业务上要多向日报社、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学习,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我任职的近十年内,单位的宣传导向始终没出现大的问题。
晚年的我虽然有所慵懒,但《信阳日报》仍然是我了解地方时事的重要窗口。在大街上行走,我总爱顺便到路旁的阅报栏瞅瞅,浏览一下最近的新报,就好像是一位亲密的老朋友,一日不见就有所挂念似的。
读报还发生过一件趣事。2012年12月的某日,我又在路边的阅报栏驻足时,赫然发现我母亲的图片出现在《信阳日报》的头版头条上,摄影作者是张一帆。
张一帆是信阳市著名摄影家,平时与我素有联系。我急忙把电话打过去,问他咋把我老母亲的图片发到日报上了?电话那头他不无得意地说:“这事真是碰巧哇!”原来那天他到某某养老院采风,正好遇到我母亲等几位老人在观看有关党的十八大电视新闻,边看还边夸现在的社会真好。于是他就拍了张照片发给日报社,没承想这张照片不仅成了报纸的头题新闻,也成了我老母亲晚年生活的一个亮点。
四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但在人生的旅途中却是悠悠岁月。能与《信阳日报》相识相知四十年已属荣幸,晚年仍然有所牵挂,更显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