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元一斤的中葱看蔬菜价格
2024-08-21 浏览量:0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童 文/图/视频

8月18日下午,李女士在浉河区湖东街道五星街菜市场买了1斤中葱,花了6元钱。

“不知不觉菜价就这么贵了。”李女士说,“这种中葱以前也就三四元一斤。”

让李女士感到贵的还有豇豆,卖到4元一斤,而一个月前在乡下她甚至1元一斤买过农户自己种的豇豆。

夏季过去了,炎热还未消,街谈巷议和社区微信群里,时常见到人们对蔬菜价格偏高的谈论。

8月19日,记者走访了市内几家超市,所售小香葱价格在8到9元每市斤,大葱在4到5元每市斤,见到的中葱则基本都是6元每市斤,和自由市场价格基本一致。

“葱价起伏并不大。”浉河区五星街菜市场一位商贩杨先生对记者说,“尤其是小香葱和大葱,基本都是外地运来的,价格通常都很稳定。反而是我们当地供应比较多的中葱,价格会因为市场供应的多少有明显起伏。”

杨先生介绍,小香葱价格最高,但炒菜煲汤用量很少,市民一般不会感觉贵,大葱卷饼炒菜用得多,价格又最低,倒是中葱做饭时会当作一般青菜用,和其他的时令蔬菜相比,6元一斤价格有些偏高。

记者从一些菜贩处了解到,市内出售的中葱大多是平桥区明港镇和甘岸街道一些蔬菜种植基地供应的,少部分是农户自己菜园种植自给之余拿到市场上卖的,近期价格一直都是6元一斤。谈到对葱价高低的看法,不少菜贩认为价格很正常,早没有了前些年大蒜和生姜价格暴涨时“蒜你狠”“姜你军”的感触。

杨先生说:“网上也有‘向前葱’的说法,用来调侃葱价过高。前些年大蒜和生姜暴涨是因为有人投机囤货,我觉得眼下葱价起伏是一种正常供需变化的体现。”

市场供应的葱确实出现短缺,尤其是人们习惯低价购买的中葱,原因很简单,前期天气闷热多雨,近期又炎热少雨。

息县路口乡弯柳树村村民王敏家种有半亩菜园,家里四口人日常吃菜之余还能拿出一多半送人,近来她没有菜送人了。

“天气太热,又不下雨,种的葱都化(指干旱导致的逆生长)了。”王敏说,“也浇过几次水,人都累病了也没起多大作用。”

王敏的情况是农户种菜自给的一个典型,很多农户和她的情况一样。农户自种时令蔬菜长势很差而且菜品偏低直接导致蔬菜市场供应进一步依赖规模种植的蔬菜基地。

8月20日,为进一步了解蔬菜供应情况,记者来到了金牛大别山农产品现代物流中心。从网上蔬菜批发报价看,当天和前一天大葱报价为最高9元每公斤和最低1元每公斤,均价则为5元每公斤。

“均价可以作为参考。”一位蔬菜批发商马先生对记者说,“实际菜价每天都会有变化的,进来的菜多了就便宜,少了价格就会上涨。”

马先生说,蔬菜价格受天气影响很大,今年夏天雨量不均是价格起伏的主要原因,这是种菜人和吃菜人都不愿意见到的。

“蔬菜长势好价格就会走低,种菜人并不能多挣钱。”马先生一边拣选出短条的豇豆一边说,“蔬菜价格上涨往往是产量不足,菜农也一样不能多挣钱。”

谈到其他因素对蔬菜市场的影响,马先生认为生产成本的增加也会最终体现到菜价上,比如今年大蒜价格偏高,入冬后蒜苗价格就可能走高。

记者随后又来到信阳市主城区的菜园子——平桥区甘岸街道二郎村,见到当地菜农李俊,他经营的信阳市俊农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有400多亩菜地。

“当下蔬菜价格偏高,天气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蔬菜种植面积的减少。”李俊说,“由于去冬今春蔬菜价格走低影响了菜农种菜的积极性,今年夏天蔬菜供应就减少了。”

李俊说,随着眼下菜价的上涨,蔬菜种植面积有所扩大,除一些结果类蔬菜受周期影响短期难以恢复之外,茎叶类蔬菜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国庆节前后市场供应将会明显增加,到时蔬菜价格可望保持稳定或者有所回落。

记者:马童

编辑:何海荣

审读:翟存鸣

审核:陈晓军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