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推动信阳高质量发展
2024-08-21 浏览量:0

□张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并明确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当前,信阳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多重约束:综合竞争力、辐射带动力与发展定位还不匹配、主导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城镇化水平低、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等。解决好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贯彻好落实好全会精神,把《决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结合信阳经济发展实际,转化为推动信阳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要充分认清信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紧紧扭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坚定不移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有力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痛点堵点,夯实改革的经济基础,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充分释放改革效应,持续推动信阳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信阳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区域内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不断完善、有效落实。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壮大经营主体,借力苏信对口合作,全面对标学习苏州市先进工作理念和体制机制,借鉴苏州“一网通办”“一件事”改革等做法,激发信阳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信阳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装备制造、绿色家居、电子信息、绿色食品、时尚纺织和生物医药六大主导产业。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持续开展“三个一批”活动,稳住存量、谋划增量,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推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豫东南高新区、信阳高新区等平台优势,提高集群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实施延链补链强链,不断提升链群发展能级。要谋划实施一批跨区域融合发展重大项目,大力招商引资,积极承接重点领域产业转移,创新与转出区的利益共享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深化苏信产业合作,积极参与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进一步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信阳未来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信阳要按照国家战略部署要求,深入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围绕推动现代化建设和信阳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着力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持续推动基础教育树品牌、职业教育起高峰、高等教育提质量。坚持“四个面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优化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和创新生态,发挥好南湾智慧岛、羊山智慧岛等创新平台作用,加快大别山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业协同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建立政企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持续增强区域创新引领作用,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要继续围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夯实基础引才育才聚才。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信阳要紧紧围绕国家发展规划、重大战略,强化衔接落实,统筹协调国家宏观调控制度体系与信阳政策举措,加强对系列政策的叠加效应研究分析,强化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积极研究、对接、落实国家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部署,结合信阳实际打好政策“组合拳”,强化预期管理,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推动信阳深化区域合作、对接落实国家和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苏信对口合作和长三角产业协同创新等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信阳要紧紧围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加强改革,持续推进花园城市建造,全力补短板、提品质、抓管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速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信阳要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守牢底线任务,稳步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扛旗。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共同繁荣发展。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信阳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高质量打造对外开放平台,积极创建河南自贸试验区创新联动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保税物流中心等,积极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积极拓展对外开放空间,发展开放型经济,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参加全国性展会,扩大港口开放优势,加快发展临空经济,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效提升信阳市对外开放和经济辐射带动水平。

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信阳经济发展实际,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通过改革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积极创建国家健康城市、打造信阳特色康养产业,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践品质生活引领。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信阳要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立足“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坚守保护性开发的理念,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机制,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建设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抢抓“双碳”机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稳步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市、气候投融资试点市建设,发挥好绿色金融牵引作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绿色低碳产业布局,瞄准绿色赛道,促进绿色能源、绿色建造、绿色家居、绿色食品等产业崛起,加快把绿色资源转化为绿色生产力。

我们要牢牢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凝心聚力、奋发进取,打好关键之战,以重点突破带动改革整体推进,充分发挥好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高质量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推动信阳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作者系中共信阳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编辑:翟存鸣

审读:何海荣

审核:陈晓军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