缕缕墨香醉我心
2024-12-24 浏览量:0


缕缕墨香醉我心

周传奇

我是近年才落脚信阳的外乡人,也是一位老兵,人已过知天命之年,但接触《信阳日报》近30个春秋,只要看上一眼,就满心欢喜,慢慢地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深深地感受到,散发着缕缕墨香的《信阳日报》,是一份权威、全面、及时,紧跟时代发展,贴近民众生活和富有文化气息的报纸。每个版面都有精品,耐看经看。天天看报,越看越惊喜,让人心宽、脑清、眼亮、气正。

今年,《信阳日报》创刊75周年,复刊40周年。一路风帆正举,《信阳日报》见证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记录了民众日常生活的变迁,参与了信阳几乎所有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实现了从一张报纸到报网微端融合发展的跨越。其真心的付出,无私的奉献,无悔的追求,走到了今天的根深叶茂,硕果累累,不愧是一份有着清新气息、正能量满满的党报,可喜可贺。

我对《信阳日报》的感情,非同一般。《信阳日报》对我的帮助、启发和鼓励,更是难忘和美好。往事大多随风而逝,我与《信阳日报》结缘,如今仍在眼前清晰地浮现。那是20多年前的夏天,探亲休假的我第一次来到信阳,与虽有通信但久未谋面的女友(现在的老婆)见面。当时在她家,善解人意的女友得知我爱读书看报,顺手就从书架上取出一份《信阳日报》。相亲极为忐忑的我心领神会、如鱼得水,迫不及待地看起来,这份报纸太好了!本是午休的我,顿时困意全无。我静静地阅读,那缕缕墨香沁人心脾,那一则则鲜活的新闻,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字里行间流淌着我对《信阳日报》的欢喜和惬意。

“咚、咚、咚!”下午三点半的敲门声,才让我缓过神来。那段静好的时光让我沉浸在《信阳日报》的世界里、陶醉在知识的海洋里。从此,接地气、有思想的《信阳日报》,让我乐享阅读,爱不释手。就这样,与女友以报为缘,谈社会、谈人生、谈理想……畅所欲言,相谈甚欢。

归队后,女友陆陆续续给我邮了好几份《信阳日报》,并鼓励我多读报看报,多努力工作。随着频繁的通信交流,增强了信任,增进了感情,并喜结良缘。婚后,每逢探亲休假,老婆总会想方设法找来《信阳日报》。每每拿到报纸,让我眼睛更亮,视野更宽,胸中掀起了信阳的“丘壑”,对文字写作也多有裨益。如标题的制作,《信阳日报》每一文都是经过精心地推敲,锤炼,不仅画龙点睛地突出主题,准确反映内容,而且把编者的看法和观点,不留痕迹地融入其间,其正确的舆论导向得到了凸现;又如版面设计,安排得错落有致,紧凑适中,美观大方;甚至对散文、随笔、诗歌等文学作品的推选,也能让受众读有所感,丰盈人生。凡此种种,直至今天,《信阳日报》依然默默坚守。不,应该是瞄准百尺竿头,永不停步。

《信阳日报》有着博大精深的内涵,内容丰富翔实……那时,为了提高自身理论素质和文字功底,对报纸的重点内容,进行分门别类地学习研究,弄清文章精彩之处在哪里、为什么这样写,从中掌握文章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尤其对一些散文、随笔、诗歌,我格外关注,那一篇篇富有生活气息又有节奏感的美文,给我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每天沐浴在知识的阳光里,感到充实和舒畅。为此,我看报的兴趣越来越浓,对文章的写作规律和要求,有了切实的感悟,渐渐有了投稿的想法,但由于每年探亲假期短、家务琐事多等客观原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之返回部队后,进入了“快车道”,更没时间深入地交流、投稿。

如今回想那段经历,当时虽然按下了“暂停键”,但与《信阳日报》接触的日子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不仅坚定了信念、提高了素质,而且拓宽了思维、丰富了生活,让我感受到了看报的乐趣,激发了写作的灵感。结合部队实际,先后有千余篇文章在军内外报纸杂志上发表,并多次立功受奖。每每看到自己的作品,心中便觉无限的荣光,顿时增强了看报写作的信心和努力工作的决心。

近年来,军转闲赋的我,每天除了陪护年老的岳父、收看新闻、锻炼、家务外,便是一杯毛尖,一份报刊。尤其对《信阳日报》情有独钟,只要有空,就坚持天天浏览,并产生了投稿的冲动,以弥补当年的遗憾。如今,除有多篇作品在《散文选刊》《散文百家》《河南日报》等媒体发表外,还有《忆父亲》《家乡之变》《群山之间》《咬住春野一口香》《信阳热干面》等20多篇拙文在《信阳日报》上发表。目前,虽然如愿成为河南省作协会员和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但仍然在爬格路上不断追求。记录生活,抒发情感,就这样没有压力,无功利地写着,惬意而满足。

缕缕墨香润心田,一路相伴品清欢。我与《信阳日报》接触至今,看报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一路走来,《信阳日报》教我学“走”路、作文章,助我成功,让我内心变得丰盈和情满。在此,衷心祝愿《信阳日报》越办越好,越来越出彩!

编辑:翟存鸣

审读:何海荣

审核:陈晓军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