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你我同行】特色产业托起乡村振兴梦
2025-04-01 浏览量:0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迎春 通讯员 杨明伟 文/图 任彤 /视频

“我的蜂蜜不愁卖,刚一个老客户开车过来买了一箱子。”3月31日,在潢川县上油岗镇集镇村一处养蜂基地,养蜂人万春贵一边取蜜一边告诉记者。

放眼望去,这个养蜂基地建在一处山坡上,占地近2亩。近30个木制蜂箱整齐排列着,无数小蜜蜂围着蜂箱嗡嗡地唱着歌。万春贵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蜂箱,拿起一片蜂脾,只见密密麻麻的蜜蜂不断蠕动。他用小刀轻轻刮去蜂蜡,晶莹剔透的蜂蜜散发出诱人的芳香。

万春贵今年72岁,是集镇村村民。从小就学到养蜂手艺的他,多年来靠卖蜂蜜为生,日子过得还不错。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他被检查出患了胃癌,手术之后,由于身体虚弱,他把养蜂这个老手艺丢了。

“没有了产业就没有了收入。村干部和县烟草局驻村工作队了解到我的情况后,来我家和我沟通。他们希望我重操旧业,并表示在养蜂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可以去找他们。”万春贵感激地说,“很感动!他们还经常帮忙销售蜂蜜。现在我的蜂蜜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好了。”

和万春贵一样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的还有该村村民何其华。

何其华目前在集镇村瑞普木材加工厂上班,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年纪大了,出门打工不现实。在家门口的工厂上班,收入还不错!最主要的是可以照顾一家老小,我感觉挺好!”何其华笑着说。

除了木材加工厂,该村的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得也不错。

村民唐洪兵致力于小龙虾养殖多年,他的小龙虾养殖面积有30亩。每天一大早,他就会将新打捞的小龙虾运到县里卖。“这个是不愁卖的。每天上午到县里的龙虾交易市场,很快就卖完了。龙虾交易市场再将其销售到上海、杭州、广州等全国各地。”唐洪兵告诉记者。

“我们的养殖产业采取综合种养模式,群众可以实现多元增收。”该村党支部副书记王臣站在田间小路上向记者介绍,“你看,这块田是小龙虾和鸡头米套种,那块是小龙虾和莲子套种……”

“驻村帮扶以来,集镇村变化很大:路通了,灯亮了,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村民收入稳步提升,产业发展较快。”潢川县烟草局驻该村第一书记王海宏表示,“今后我们还将结合集镇村实际,因地制宜以产业为龙头,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记者:马迎春 杨明伟 任彤

编辑:翟存鸣

审读:何海荣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