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千年茶魂——写在第33届信阳茶文化节开幕之际(中)
2025-04-27 浏览量:0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乐

薄曦初透,茶芽含着山岚舒展,茶海在晨光中翻涌。采茶姑娘指尖游走于芽尖,露珠碎成星——那是《茶经》中遗落的茶语,在竹篓里叮当作响。

“淮南茶,光州(今信阳)上。”公元760年,茶圣陆羽或许不曾想到,他笔尖滴落的墨迹会化作绵延千年的茶香,让世界记住了这片山水孕育的东方韵味。而今,信阳正以茶为墨,在新时代的宣纸上挥毫落笔,将沉淀千年的茶魂化作可触可感的当代叙事。

茶韵悠悠:千年传承的茶香记忆

“大山出好茶,真香啊!”4月24日,几名游客正在品茗聊天,他们脚下正是信阳毛尖的核心产区“五云两潭一寨”中的车云山。这里常年云雾缭绕,最高海拔达800米以上,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是孕育毛尖茶的绝佳之地。

“这是刚炒制的雀舌毛尖,冲泡后鲜爽回甘、清香持久、回味悠长。”信阳毛尖“雀舌”手工艺第五代非遗传承人周家军一边认真查看茶叶在杯中的舒展弧度,一边介绍道。

“茶叶是有灵性的,急不得、糙不得。”谈起制茶工艺,周家军如数家珍,采摘回来的鲜叶,要经过摊放、杀青、揉捻、理条、烘干等多道工序,才能制成一杯香醇的信阳毛尖。

“炒茶难在控温,茶叶嫩,娇贵得很。比如,生锅温度在120℃—160℃ ,而熟锅的温度要在80℃—100℃。”周家军说,“看,听、闻、探”,讲求的就是怎么把控温度:“看”火苗,听“啪啪声”,闻火的气温,以手探温,离火多远有多少温度,老师傅一伸手就知道。

理条工序则是信阳毛尖独特外形的塑造过程。师傅们用双手在锅中轻轻揉搓、理顺茶叶,使其逐渐形成细圆光直、白毫满披的独特形态。这一双双手,不知经过了多少岁月的磨砺,才能如此精准地赋予茶叶生命的形态。

一杯毛尖茶,从采摘到炒制完成,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对茶叶的敬畏之心和对传统技艺的坚守。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让信阳毛尖的茶香在千年的岁月中始终萦绕不散。

非遗之光:指尖技艺的时代传承

连日来,90后新茶人肖珺景忙得连轴转——白天,她是茶山之上的采茶姑娘;夜里,她跟着姥爷、父亲学习制茶。她每天都通过直播推广信阳毛尖非遗手工炒制技艺,推介信阳茶。

肖珺景家里世代制茶。姥爷周祖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信阳毛尖茶采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父亲也是中国制茶大师。这位从小在茶乡长大的姑娘,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带着新想法、新品牌、新“农具”成为新茶人,书写更精彩的信茶故事。

两年前随信茶出国门的情景,肖珺景至今难忘:含蓄悠远的信阳毛尖在热情奔放的西班牙精彩亮相,“茶和天下·雅集”信阳毛尖专场活动在马德里取得圆满成功……

“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了信阳毛尖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夺金的高光时刻。”今年新茶开采,肖珺景干劲儿更足了:如今,信阳毛尖在世界各地备受赞誉,广受欢迎,作为新茶人,心中充满自豪感的同时,也感觉肩上的责任重了。

年轻一代的加入,让非遗焕发新生。在茶文化传承过程中,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薪火相传,而国家二级茶艺师杨静也是其中之一。

生在茶乡、长在茶乡的她,从小和茶叶打交道,知道种茶、采茶、制茶的艰辛,茶叶承载着茶乡人民的致富希望。作为信阳首位茶艺非遗传承人,杨静用时两年深耕技艺,牵头起草发布了《信阳毛尖茶冲泡与品鉴方法》,规范了信阳毛尖茶的冲泡流程,让大家在冲泡信阳毛尖茶时有所参照、有据可依,增强对当地茶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作为一名茶艺非遗传承人,讲好信阳茶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信阳茶、爱上信阳茶,是新时代茶人的使命。”杨静眼神坚定地说。

为保护和传承珍贵的非遗技艺,我市不仅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和发展空间,还积极推动非遗与教育的融合,在信阳师范大学和信阳农林学院开设茶文化相关专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懂理论、会实践的茶文化专门人才。

这些传承人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传统制茶技艺传承的道路。

青春茶都:传统茶韵的潮酷新生

当千年茶香遇见青春脉搏,信阳正以充满活力的姿态,让古老茶都焕发全新生机。在“青春茶都”理念的引领下,这座城市打破传统茶产业的固有边界,将年轻元素与茶文化深度融合,打造出兼具历史底蕴与时尚气息的城市新名片。

最吸睛的当属以“青春茶都”为核心的创新场景。信阳巧妙地将茶文化与露营、市集、音乐等年轻人热衷的生活方式结合,在青年营地打造“茶+露营”主题派对。

白色帐篷错落分布于茶园间,天幕下陈列着精致的茶席。在浉河区何家寨,游客们既能体验亲手采摘、炒制茶叶的乐趣,又能在星空下参与茶主题桌游、民谣音乐会,让品茶成为一场充满仪式感的社交体验。

与此同时,遍布城区的“茶空间”也成为年轻人的打卡新地标——工业风的制茶工坊里,传统炒茶锅与潮流涂鸦相映成趣;极简风格的茶室中,年轻人用冷萃茶、茶特调开启新式下午茶时光。

在数字化浪潮下,信阳毛尖也乘上了“流量快车”。当地茶企纷纷布局直播电商,年轻的茶艺师们化身“茶主播”,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解制茶工艺,在直播间演示冷泡茶、奶茶等新式茶饮的制作方法。

短视频平台上,#青春茶都信阳#话题播放量破千万,无数网友被“汉服茶仙子快闪”等创意内容吸引。当千年茶魂遇上青春风暴,这座“青春茶都”以最鲜活的姿态,向世界讲述着永不褪色的茶香故事。

从千年传承的古老技艺,到国家级非遗的荣耀加持,再到青春茶都的创新发展,信阳毛尖正以独特的魅力,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茶香始终未变——因为每一片茶叶里,都住着大别山的云雾、淮河的水声,和信阳人指尖流淌的千年光阴。(图片来源信阳日报资料库)

记者:邹乐

编辑:翟存鸣

审读:何海荣

审核:华唯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