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春雨过后,气温逐步回升,伴着缕缕和风,光山县茶香四溢,茶农们将新摘的鲜叶摊晾、杀青、揉捻、理条、烘焙,散发着浓郁而纯净清香的毛尖茶便新鲜出炉。
光山县是“中国名茶之乡”,信阳毛尖茶的主产区之一,茶园总面积25.05万亩,开采茶园面积22.5万亩,全县17个乡镇(街区)产茶、134个行政村、6076户种茶,干茶总产量1.61万吨,总产值14.82亿元,无性系茶园面积12.3万亩,良种化率49.1%,位居全省第一。
金山银山富乡亲
光山县种茶历史悠久,始于春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茶文化源远流长,是古代著名的淮南茶区。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评述:“淮南(茶),以光州上”“生光山县黄头港者与峡州同”。现存于大苏山的清代茶园与古寺名刹相伴,见证了光山茶文化渊源。
采新茶
4月采茶忙,新芽满山香。阳光明媚,文殊乡的茶山上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近200名采茶工紧张有序地采摘着春天的第一缕希望,他们手法轻巧而熟练,只一会儿工夫,筐子里已堆满了鲜叶。
“我每天能采三四斤茶叶,收入200多元。去年我采了40多天茶叶,收入8000多元,能照顾家庭,还增加了收入。”采茶工李艳玲高兴地说。
近年来,该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茶”字做文章,培植茶基地、茶工业、茶市场、茶文化、茶旅游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呈现出光山人“种植全国茶、加工全国茶、购销全国茶、走向全国去卖茶”的特点。
稳定茶园面积,建优质茶园基地,该县优选、提纯、建立2个无性系茶园留种基地,为全县新茶园发展提供种苗和良种支撑,年出圃茶苗1600万株供应良种茶园标准化建设。
春到茶山采茶忙
走稳绿色发展的路子,该县围绕绿色食品茶基地建设,通过“改树”“改园”“改种”,改造低质低产茶园,规划建设一批千亩以上的集中连片标准化茶叶示范基地。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和食品安全生产,实施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广有机肥替代技术,创建绿色、有机食品茶园。示范推广茶园水肥一体化和喷(滴)灌改水技术,在凉亭、文殊、南向店、泼陂河、槐店、寨河6个茶乡的6家茶企成功实施茶园水肥一体化和喷(滴)灌项目,示范推广面积4200亩。
拓展销售渠道,建设白雀园镇和凉亭乡两大茶市,凉亭茶市鲜叶日交易量过万斤,白雀园“大别山茶市”是南茶北运的中转站、集散地,年交易量超1000多万公斤,年交易额20亿元左右。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蓝天公司将优质的茶叶原料研制原叶茶饮料,2024年销售茶饮近200万件,累计使用茶叶12万斤。如今,全县已拥有全国茶叶“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全国茶叶产业强镇1个,309家茶企引领种茶大户951个,从业人数16万人,机械连续化生产线24条,年生产加工能力3.16万吨,产品涵盖绿、红、黑、青、白、黄六大茶类,成为河南省多茶类生产的典范。
打造品牌闯市场
擦亮金字招牌,该县拥有享誉全国的中国知名茶叶品牌“蓝天茗茶”,“赛山玉莲”“紫云苏山春”“弦国春”“四季香”“五岳湖”“寒茗”“杏山春”“豫信丰”“弦居山”“飘灿”等省市级著名茶叶品牌12个,注册茶叶品牌28个,食品安全SC认证企业24家,“两品一标”认证企业11家34个产品。“光山信阳毛尖”“光山白茶”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
匠人匠心制好茶
通过打造“拳头”产品,不仅强化了光山茶区信阳毛尖茶产品和品牌的地位,而且大大提升了光山茶叶产品和品牌的市场美誉度和知名度。按照“绿色、优质、健康”的标准,建立和完善茶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从源头强化茶产品质量,不断提升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品牌形象。全县绿色食品认证面积2.2万亩,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面积1.3万亩,首批生态低碳茶认证茶园面积2060亩,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1576.3亩,信阳毛尖地理标志认证面积9.8万亩。“蓝天茗茶”获茶王、百年世博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中绿杯”特别金奖等多项重要荣誉;“紫云苏山春”多次获得“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并荣获2024年首届信阳毛尖斗茶大赛“茶王”称号;蓝天茶叶公司生产的信阳毛尖、信阳红两大品牌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好山好水出好茶,光山茶香正飘向世界。搭乘着“一带一路”的春风,该县将神奇的“东方树叶”直销到沿线的各个国家。
“我们的产品全部远销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摩洛哥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年创汇1080万美元。”辰龙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涛指着一排排整齐码放的眉茶,乐呵呵地介绍。
标准生产保品质
眉茶属于绿茶的一种,因形似弯弯的眉毛而得名。以往信阳夏秋茶鲜叶利用率偏低,每年有大量的鲜叶资源被浪费,而这正是做眉茶的优质原料。
“茶农把夏秋茶鲜叶采摘下来卖给我们,每亩茶园可以增收500元至1000元,公司还能解决周边3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据卢涛介绍,满载着该公司的绿茶专列,由信阳站出发,直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与此同时,在河南蓝天茶业公司、河南赛山悟道茶业公司以及四季香茶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下,该县联合53家茶叶新型主体和行业商会组建了光山县茶产业联盟,走上联盟引领、抱团发展之路,打造“茶集群”。
茶旅融合趟新路
层叠起伏的茶树与波光粼粼的湖面、远处的山峦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明媚春光里,游客上春山,茶农采茶忙,山野间一派生机勃勃。
走进光山县五岳湖黄金茶园,连绵的茶山披覆着黄绿相间的“春装”,游客们在茶园体验采茶乐趣,在文化长廊品茗赏景。
谁能想到,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山,2018年河南筑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这里挖山种茶,充分利用五岳湖畔独特的生态环境,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吸引更多的人来五岳湖休闲观光,打造出茶旅融合的“黄金名片”,茶叶连续三年荣获全国“华茗杯”特别金奖,2024年获评“河南省最美茶园”称号。
“我们紧抓茶园管理,做好茶旅融合,去年投资建了文化长廊、登山步道和观景台,很多游客来这里观光旅游打卡,带动附近1000多人就业增收。”光山县五岳湖黄金茶基地负责人周德全表示。
茶旅融合迎客来
该县利用独特的茶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将绿水青山变成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让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
该县培育茶文旅产业业态,实现特色产业链突破,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大力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通过引进文旅项目和专业运营团队,推出“茶叶+文创”联名款产品、茶学研精品旅游线路,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大苏山管理区引进“成皿居”特色民宿、陶瓷文化体验项目,融合茶庄园、茶空间建设,利用民房改造民宿,研学游、拓展活动及企业团建等项目纷至沓来,招引成功人士返乡返村发动商会利用坑塘筹备水上娱乐设施,逐步形成连片效应。
净居茶园历史悠久,所处区域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四季云雾缭绕,土壤肥沃,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依托千年古刹净居寺的深厚文化底蕴,引种培育了“安吉白茶”“黄金叶”“中茶108”“白毫早”等特色新品,在茶山上建起了游览步道,游客漫步茶园,体验采茶乐趣,感受茶叶从茶园到茶杯的完整旅程。
丰富的旅游资源与茶产业紧密结合,一条又一条茶旅线路串珠成链,在欣赏茶园美景的同时,游览光山县的名胜古迹,感受光山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如此,光山县还经常举办各类茶文化节和茶事活动,以精彩的茶艺表演、热闹的茶叶评比活动、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为茶旅融合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茶产业引发绿色蝶变,“以茶为媒”的深度融合,让漫山遍野的茶园生机盎然,每一片茶叶都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音符,“生态变现”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愿景。
美好茶乡绘新篇
昔日的荒山披上绿装,扮美了乡村,不仅带来了生态效益,还带来了经济效益,实现“双赢”。目前,全县林木覆盖率提高到45.85%,“光山蓝”享誉中原,先后获得“中国天然氧吧县”“中国茶业转型升级示范县”“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业百强县”“中国茶业科技助农示范县域”“中国茶业重点县域”,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
新起点,新征程,春潮带雨,放眼大别山下的这片美丽绿水青山,郁郁葱葱活力迸发,潜力无限,美不胜收。
(雷江城 盛鹏 /文 谢万柏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