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勇 /文 潘家栋 王婷婷 /图 潘家栋 /视频
春风浩荡,干字当头。聚焦在落实“四高四争先”中走在前列,积极融入全市高质量发展布局,这个春天,在平桥大地上,明港园区(原明港产业集聚区)产销两旺,陕煤信电项目渐起高峰。
平桥城区鸟瞰图
明港园区:钢铁链奏响圆舞曲
“今年以来,我们的生产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各类管材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目前,我们一个月的产值近4亿元。”作为明港园区管材制造产业的龙头,信阳正壹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壹公司”)负责人张玉强信心满满。
正壹公司工人正在忙生产
正壹公司总部在河北,2022年入驻明港园区投资建厂,成为安钢集团信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信钢公司”)的合资企业。公司现有两栋厂房约8万平方米,配备有18条各类管材生产线,年产螺旋管、方管60万吨,产品在华东市场的占有率达到80%。
依托信钢公司强大的吸附力和明港镇良好的投资环境,正壹公司第三栋厂房正在建设中。与此同时,正壹公司将其他省市的生产线全部转移到明港园区,并将河北总部迁移至明港,致力于建设成面向全国市场的总部基地。
火红的钢铁出炉,空气仿佛被燃烧起来。昨日,在信钢公司180万吨1000mm高性能热轧合金带钢生产线,记者亲身体验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信钢公司180万吨合金带钢项目于2022年4月建成投产,总投资15亿元,年生产热轧钢卷180万吨。该生产线是信钢公司产品结构优化的重要项目,其主要装备在国内同类轧机中处于领先地位。目前,该项目成为明港园区钢铁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为园区钢铁产业链下游的中联交通、联强实业、信钢管业等企业提供了优质带钢,带动下游产业新增产值100亿元,新增利税5亿元,新增就业2000余人,为信阳经济发展贡献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信钢公司生产车间
钢铁产业链上,跳动圆舞曲。“目前,信钢公司牵手上下游钢铁制造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闭环。”明港园区办公室副主任汪安平坦言,与信钢公司紧密合作的上游企业河南杭氧气体有限公司,其生产线全力运转,生产的氧气、氮气、氩气及低温液体等产品,为信钢公司的冶金制造提供了稳定的气体供应保障。而依托信钢公司的强大产能,像斯帝克涂装新材料、联强实业、联晟新材料、河南中联等众多钢铁相关企业也相继落户明港园区。目前,已入驻企业近10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8家。
作为产业链链主的信钢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炼铁、炼钢、轧钢、烧结、炼焦、锰铁、微粉、发电等工艺于一体的综合性钢铁联合企业,同时也是豫南地区最大的建材及精品带钢生产基地。目前,信钢公司与上下游产业的联系日益紧密,与下游企业形成了紧密的协作关系,为联晟新材料、河南中联、正壹公司等定制化生产。
明港园区于2008年成立,总规划面积87平方公里,作为钢铁制造产业的孵化器,已构建起以冶金和装备制造两大产业为支撑,集先进钢铁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的完整产业体系。2024年,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7.7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83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4亿元,占全市的近1/5,是全省产业链条最完整的园区之一。
目前,明港园区已建成1个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构建起涵盖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省级“头雁企业”、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河南省重点企业以及省级“智能车间”等在内的高质量制造企业集群。
汪安平表示,明港园区已成为河南省钢铁产业“1+3+5”布局中的特色钢铁产业基地之一。目前,园区内有普通制管、螺旋管、镀锌(锌镁铝)管等各类制管企业10家,具备180万吨制管能力。园区正处于承接京津冀、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关键阶段,努力向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部地区制管基地迈进。
“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先进钢铁材料产业千亿产业集群的目标,我们将以服务信钢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主线,重点从产业链下游着手,围绕信钢公司带钢产品深加工,延链、补链、强链,同时谋划建设4个园中园,以实现集群发展。”汪安平说。
陕煤信电:大项目驱动新动能
创新拼搏当前锋,干字当头提质效。
平桥区园区制造业风生水起,大项目建设也不甘落后。在平桥区五里店街道浉河岸边,陕煤信电公司百万机组工程正高效推进。3月18日,陕煤信电2×1000MW高效超超临界机组工程1号锅炉首根钢架开始吊装,提前33天完成节点目标,标志着该项目建设正式由基础施工转入安装阶段。
陕煤信电公司项目施工正酣
为保障此次吊装任务安全、高效实施,该公司与各参建单位从吊装方案编制、特种设备安装告知、施工组织、技术交底、安全措施落实等各环节进行了周密部署。吊装过程中,各专业人员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密切关注钢架摆动情况,迅速精准调整吊装速度与力度,确保钢架以超高的标准顺利就位。
昨日,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的是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烟囱浇筑至30米,锅炉基础施工完毕,汽机房基础完成60%,凉水塔环基基础完成80%,铁路专用线已开工建设。
陕煤信电公司火力发电项目,是省、市、区重点项目,2024年7月开始施工建设。今年第一季度,陕煤信电公司紧紧抓住春季施工的“黄金窗口期”,争分夺秒抢进度、抓质量、赶工期,全力以赴推动2×1000MW高效超超临界机组工程建设提速增效。
为确保工程有序、高效推进,该公司锚定“四个一流”建设目标,树立“一盘棋”战略思维,从里程碑计划到现场施工一级网络计划,再细化至三级网络计划与周计划,将全年任务精准分解至各个时间节点及施工环节,为项目推进勾勒出清晰的“作战图”。
同时,建立高效协同联动机制,采取“每周项目协调会+每日进度碰头会”的模式,及时打通项目建设“堵点”。安排各专业人员督促各施工标段提前申报施工方案,加大锅炉钢架吊装、冷却塔、烟囱等重点区域人力及机械设备投入,实现多作业面同时施工。目前,现场日均施工人员近1000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该公司秉持“基建即经营”的理念,创新采用“五维概算动态管控”模式,推动设备采购清单制定、技术规范书编写、招标评审组织以及招投标及时完成,实现主体建设与设备采购“双线并进”。组织各专业人员深入研讨施工管理、质量把控、图纸供应、设备到货验收等工作,全力保障各项目标节点任务可控在控。同时,健全安全环保、建设过程、风控、督导、考核五大体系,协同把控工程质量,并联动优质造价咨询和审计单位管控成本。建立“上级单位领导包抓、同级纪委现场派驻”的监督模式,推行“1655”全周期监督机制,落实阳光会客、阳光验收、“码上监督”等举措,实现贴身式、嵌入式监督,确保重大项目合规高效建设。
目前,项目建设的“进度条”持续刷新,呈现“起跑即冲刺、推进有质效”的强劲态势。
陕煤信电公司办公室负责人王东方表示,该项目是积极响应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煤电行业转型升级政策的重要实践,是国家大力倡导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鼓励发展的高效清洁煤电重点项目。
“项目严格遵循国家‘先立后改’的建设要求,采用先进技术,有效提升能源效率,降低煤炭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契合了国家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导向。”王东方说,陕煤信阳2×1000MW高效超超临界机组工程项目,经国家、省、市严格评审与层层遴选,被纳入省重点项目予以推进。该项目作为信阳市能源供应的关键基础设施,对保障区域能源稳定供应、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制造业和大项目齐头并进,彰显出平桥区奋勇争先的底气。近年来,平桥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对接国家政策并承接产业转移,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谱写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