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迎春 文/图 汤友猛 /视频
在华夏大地版图上,苏州与信阳,一座是江南水乡的璀璨明珠,一座是豫南大地的生态之城。跨越千里的两地,因“苏信合作”这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而紧密相连。
4月28日上午,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在信阳拉开帷幕——《信阳毛尖遇见苏州碧螺春》科普图书首发式在此举行。这不仅是两地茶文化的一次深情相拥,更是苏州市科协与信阳市科协携手合作的生动缩影与累累硕果的见证。
这本凝聚着两地科协一年心血的科普图书,堪称匠心之作。它以信阳毛尖与苏州碧螺春这两种闻名遐迩的名茶为独特载体,巧妙地将生态科学的奥秘、非遗文化的魅力融入其中。通过生动有趣的文字、精美的插图,实现了科技资源向公众传播的趣味化转变,让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极大地提升了群众对科普教育的接受度与喜爱度。
同时,它更是一座坚实的桥梁,搭建起区域科学文化交流的通道,让两地人民得以透过茶香,领略彼此文化的独特韵味。
在首发式之前,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有序开展。两地科协相关负责同志走进羊山新区第二小学,共同为科学教育合作校揭牌,并深入参观合作项目建设情况。在这里,先进的科普理念与丰富的教育资源得以融合,为莘莘学子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崭新大门,助力他们在求知的道路上茁壮成长,也为“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天下午,众人前往嘉木饮茶业有限公司,举行苏信合作企业科普馆揭牌仪式。活动现场,茶学专家与企业负责人在参观企业科普馆的过程中,围绕茶叶种植、加工工艺、科普研学、科技创新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科技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与科普传播融合发展树立了典范。
苏州作为长三角科技创新高地,科普资源丰富、发展经验成熟;信阳是革命老区,拥有扎实的科教基础与鲜明的生态特色。自苏州市科协与信阳市科协开展合作以来,双方立足自身优势,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不断拓展合作的深度与广度,通过搭建多元平台、共享优质资源、开展合作共建等方式,在科技创新和科普事业发展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在合作的进程中,双方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聚焦“青少年科学教育”,组织了两期“生命科学科普公益营”活动,40名师生参与其中。他们走进科学殿堂,接触前沿科学信息,学习先进科学教育方式,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欲望。建设“苏信科学教育合作学校”项目,双方致力于加强校园科普设施建设,精心打造精品科普研学课程,让科学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让知识在实践中鲜活起来。
聚焦“科技资源科普化”,打造企业科协科普馆成为一大亮点。面向公众通过丰富多样的展示形式和互动体验活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让科技不再遥不可及,而是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科技企业服务”方面,两地共同举办的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智能制造产业服务团需求研讨会在信阳举行,并在信阳建立中国计算机学会(信阳)专家服务站,搭建起产学研用交流的优质平台,为信阳市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与技术保障。
展望未来,苏州市科协与信阳市科协将持续深化合作,紧密围绕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双翼驱动,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拓展多领域协同发展,在强化两地科技资源互联互通的同时,着力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深化科学普及、优化资源共享、促进产学研融合等方面协同发力,让苏信合作成果如春日繁花般绚烂绽放,香飘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