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五一”假期邂逅科技,一场奇妙之旅点燃科学梦想
2025-05-08 浏览量:0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迎春 文/图

这个“五一”假期,市科技馆变身科学乐园,五大主题科普活动轮番上演,为市民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技盛宴。据统计,五天假期共吸引超过千名市民参与,科学的种子在互动体验中悄然播撒。

科学家精神长廊:薪火相传的接力

“我国第一部无线电收发报机诞生于哪一年?”“中国天眼之父是谁?”5月1日,市科技馆科普长廊的问答声此起彼伏。27块精心设计的展板前,科技辅导员正以生动故事串联起中国科学家的精神图谱。

朱光亚隐姓埋名投身核事业的选择,屠呦呦团队“一克青蒿素千次实验”的坚守……每个故事都让围观家庭动容。8岁的张晓宇举着答对题目获得的小徽章兴奋地说:“我要像这些科学家一样,做个永不言弃的人!”

科普大讲堂:劳动荣光的立体课堂

5月2日,能容纳50余人的市科技馆“科普大讲堂”座无虚席。课程从国际劳动节的历史渊源讲起,穿越时空展示全球劳动文化。

当屏幕上出现吴顺清、茹振刚等劳模的奋斗故事时,现场响起阵阵掌声。最热闹的当属趣味竞技环节,孩子们分组挑战“巧手叠塔”“精准投递”等游戏,在欢声笑语中体会劳动创造的快乐。

“原来劳动不只是辛苦,更充满智慧!”参与活动的李肖感慨道。

拓扑学实验:指尖上的科学魔法

“哇!回形针真的自动连起来了!”5月3日的“探秘百科”课堂上,孩子们瞪大眼睛见证着奇迹。

科技辅导员以1954年西雅图魔术师的经典实验为蓝本,带领小朋友们用纸条与回形针再现拓扑学奇迹。三个年龄组别、三轮进阶挑战,小小的手指在纸间翻飞,空间变形的奥秘在实操中豁然开朗。

家长王静表示:“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很好,它让抽象原理变得触手可及!”

机器人擂台:未来工程师的摇篮

5月4日的科普长廊变身竞技场,十余台乐高机器人严阵以待。薛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传感器原理时,孩子们的小脑袋凑成一圈;编程实操环节,键盘敲击声与讨论声此起彼伏。

最激动人心的当属擂台赛,红蓝双方机器人你攻我守,围观群众加油声不断。赛后,夺冠团队的队长刘明浩兴奋地说:“我们调试了三次程序才成功,当机器人完美完成任务时,太有成就感了!”

心灵驿站:给成长加把“心”钥匙

假期最后一天,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学会科普教师带来的心理课宛如及时雨。通过“优点轰炸”“自信树”等互动游戏,孩子们逐渐打开心扉。

在分享环节,原本害羞的小女孩乐乐主动站起来:“我发现自己画画很好,以后要更自信!”家长王女士欣慰地说:“这样的心理辅导既有趣又实用,课后孩子明显开朗多了。”

据市科技馆展教部部长崔勇波介绍,本次系列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五大板块内容既独立成章又相互呼应,实现了劳动教育与科学普及的有机融合。据悉,该馆今年还将推出“暑期科学营”“院士面对面”等特色活动,持续打造优质科普平台。

“让科学从书本走向生活,让创新精神扎根心田。”市科技馆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持续创新科普形式,以更丰富的内容、更生动的体验,为城市注入科学活力,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在这个美好的季节,科学的种子已然播撒,静待花开满城。

记者:马迎春

编辑:何海荣

审读:翟存鸣

审核:华唯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