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晓论坛】防汛抗旱容不得“思想滑坡”——全力以赴筑牢防汛抗旱防线之一
2025-05-19 浏览量:0

□李浩

防汛抗旱工作是信阳每年都要答好的“必答题”。信阳地理位置特殊,千里淮河奔涌而过,境内干流长度363.5公里。其中,淮河南岸河道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极易出现干支流洪水叠加,形成峰高量大的洪水过程;淮河以北低洼平缓,河道弯曲狭窄,行洪缓慢,极易造成洪涝灾害。

可以说,信阳自带气候变化敏感“体质”。在与洪旱灾害的长期博弈中,我们形成了一定的经验,这既是宝贵财富,也可能成为麻痹大意的陷阱。气候的变化会改写我们的过往认知,山区依仗历史经验可能忽视地质条件变化,平原依赖地势优势容易低估极端天气威力,持续干旱也会催生“重旱轻汛”的麻痹心态。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天变得太快”遇上“人反应得太慢”,麻痹松懈便成了最危险的溃堤蚁穴。

防汛抗旱容不得“思想滑坡”,必须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灾害的不确定性,将时时放心不下的忧患意识转化为处处严防死守的硬核举措,不断升级防御体系,才能牢牢掌握防灾减灾的主动权,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手硬,有汛防汛、有旱抗旱,对特点、重点、难点、险点胸中有数,才能应对有力。一方面,要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和土壤墒情变化,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用水需求,严格执行水库调度指令,千方百计满足生产生活用水,全力以赴稳定粮食产量。另一方面,要保持枕戈待旦、闻令而动的战备状态,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加强巡查防守和风险隐患排查,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度汛措施,在风云突变时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防汛抗旱,既需筑牢防御堤坝,更要夯实思想防线。唯有让“防”的意识始终跑在“灾”的前面,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方能守护江河安澜、百姓平安。

记者:李浩

编辑:翟存鸣

审读:何海荣

审核:华唯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