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推广】再生稻头季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2025-06-20 浏览量:0

目前,我市再生稻处于幼穗分化期,这一阶段不仅是头季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奠定再生季产量的重要阶段,结合实际,就做好再生稻头季中后期田间管理提出建议如下:

一、加强水分管理

1、再生稻头季抽穗扬花期约在7月上旬,孕穗至抽穗扬花期为水分敏感期,以田间保持浅水层与湿润交替管理为主;若遇持续极端高温天气(连续3天日平均气温超过35℃)要灌深水(保持水层3cm以上)降温,排灌条件好的田块最好能做到日灌夜排。 

2、头季稻灌浆期继续坚持“干湿交替”的间歇式灌溉模式,避免长期淹深水,以达以气养根、以根保叶,提高后期根系活力、延缓叶片衰老、增强抗倒伏能力。

3、在收割前一周左右断水干田,以收割时轮胎不下陷、不碾碎稻桩为原则。

二、做好病虫害防治

根据中长期天气预报,后期有持续降雨,应重点预防纹枯病、穗颈瘟和稻曲病等病害的发生;虫害重点关注螟虫、稻纵卷叶螟等。

建议采用“一喷多促”产量提升技术,即破口抽穗前3-5天,将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生长调节剂等有机搭配,一次性喷施,达到防病、防虫、促进灌浆、结实、增强抗逆的目的,应视田间病虫害发生程度确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可供选择的药剂,纹枯病:井冈霉素、嘧菌酯、噻呋酰胺、丙环唑等;穗颈瘟:三环唑、稻瘟酰胺、稻瘟灵等;稻曲病:已唑醇、肟菌·戊唑醇、爱苗等;稻螟虫: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甲维盐等;叶面肥、生长调节剂:磷酸二氢钾、氨基酸水溶肥、芸苔素内酯等,尽量加大用水量,为避免药害发生,建议傍晚时喷施。

三、施好促芽肥

为保持根系活力,促进再生芽快速整齐萌发,应在齐穗后15天左右追施促芽肥,一般亩施尿素30斤和钾肥20斤,为再生季充足的有效穗奠定基础。注意施肥时田间要有浅水层,钾肥应选用颗粒剂,并在叶片无水珠时撒施,避免出现“烧叶”,田间水层自然落干后断水晾田。

四、适时收割

待头季籽粒达到九成黄熟时即可收割,不能收割过晚。西、南部浅山丘陵地区,北部平原地区(淮河以北)宜在8月10日前收获;中、东部平原地区宜在8月15日前收获,留茬高度控制在45-55厘米左右,推荐选用宽割台窄履带的再生稻专用收割机,可有效降低碾压率,每亩比普通收割机可增产100斤以上,为再生季的丰产奠定基础。(余贵龙)

编辑:翟存鸣

审读:何海荣

审核:华唯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