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安全提醒
据市气象局《重要天气预警报告(高温橙色Ⅳ级)》,受大陆暖高压影响,预计7月14日—16日我市最高气温将升至38℃以上,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其中16日沿淮、中东部县区的部分乡镇最高气温42℃以上。
未来天气预报:
今天白天到夜里:晴天间多云,午后局地有阵雨、雷阵雨,偏南风2级—3级,气温29℃—38℃,沿淮县区的部分乡镇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
15日晴天间多云,午后局地有阵雨、雷阵雨,偏南风3级—4级,气温31℃—39℃,沿淮、中东部县区的部分乡镇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
16日晴天到多云,有阵雨、雷阵雨,并伴有局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偏南风3级—4级,气温31℃—40℃,沿淮、中东部县区的部分乡镇最高气温42℃以上。
市安防委办公室、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局提醒:
一、及时研判预警。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及时开展会商研判,按照职责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做好高温闷热天气防范应对工作。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和通信部门要密切配合,及时向公众发布高温预警,提醒做好防暑降温。
二、抓好重点防控。交通运输部门要强化运输车辆状况检查,加大对重点车辆特别是“两客一危”和城市公交车辆的检查力度,严格落实车辆自燃防范措施和高温时段运输危险化学品相关规定。住建和城管部门要督促施工企业合理调整作业时间,为作业人员配备防暑药品、饮用水,落实通风降温措施;加强城镇居民供水保障和水质监测。文化旅游领域要指导督促旅游景区、旅行社强化安全管控,做好游客引导和应急处置准备,必要时采取限流或临时关闭室外高风险区域等措施。农业部门要加强旱情和墒情监测,指导农业作业人员避开高温时段作业,组织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林业部门要加强火险监测预警,加大巡护力度,关心关爱护林人员,落实防暑措施。消防救援总队要针对高温期间火灾特点,加强重点场所消防检查,强化执勤战备,做好灭火救援准备。应急部门要督促危化、工贸、非煤矿山企业落实防暑降温安全措施,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前置预置。教育部门要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做好留校学生、暑期托管学生、实习实践学生的防暑降温工作,合理安排或暂停户外活动,对暑期校外培训、体育训练等加强监管,确保安全。民政部门要指导督促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管理机构加强防暑降温措施的落实。卫生健康部门加强医疗机构急诊力量配备,提高对中暑患者诊疗能力;组织向重点人群科普高温防护知识,做好高温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
三、保障电力供应。电力部门要制定用电负荷持续攀升下的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要科学制定电力调度方案,合理分配电力资源,保障重点区域、重点单位的电力供应。加强供电服务保障,加大对电力设施的巡检力度,及时抢修故障线路;鼓励企业和居民参与错峰用电,通过政策引导和宣传,提高全社会节约用电意识。
四、加强个人防护。高温天气个人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活动要注意防暑防晒,佩戴遮阳帽,穿浅色衣服,准备饮用水和防暑药品,避免中暑。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加强对未成年人的警示教育,各级政府及水利部门要加强对水库、池塘等重点水域的安全管理,做好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
五、做好值班值守。各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实际,制订相应的高温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预案,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妥善处置。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部门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应急救援队伍要加强值班备勤,强化保障措施,做好救援准备,遇有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处置,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