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夏季甘薯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2025-07-17 浏览量:0

夏季高温多雨,甘薯进入块根膨大关键期,管理重心在于调控地上部生长、保障水分均衡供应、防治病虫害,确保养分向块根高效转移,提升产量与品质。

一、水分管理:抗旱排涝,均衡供给

在持续干旱,土壤明显发白、叶片萎蔫时,首选沟灌(水顺垄沟流动,渗透垄体),次选喷灌(避开中午高温时段)。

建议保持土壤湿润,含水量60%—70%(手握成团,落地即散),补水后及时浅锄松土保墒。

甘薯极怕涝,在防涝排渍方面,雨前雨后及时清理、疏通田内外排水沟渠,确保排水通畅。

二、控旺促壮:抑制徒长,促进下扎

在藤蔓长度达到30厘米—40厘米,且出现叶片过于浓密、节间细长、叶色浓绿但生长点突出等明显徒长迹象时,采取控旺措施。可选用多效唑或烯效唑,严格按产品说明书推荐浓度配制;也可人工控旺(辅助),进行提蔓,轻轻将藤蔓向上提起约10厘米—20厘米,拉断蔓节处扎入土中的不定根(俗称“懒根”),然后轻轻放回原位,严禁翻蔓。

三、科学施肥:增钾控氮,保障膨大

按照重施钾肥,适量补充磷肥,严格控制氮肥原则,进行追肥。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可在两垄甘薯之间或植株两侧开浅沟,每亩施用硫酸钾10公斤—15公斤+磷酸二铵5公斤—8公斤。在8月下旬至9月,进行叶面补肥,每隔10天—15天喷一次,连续喷2次—3次,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

四、中耕除草:疏松土壤,减少竞争

结合除草进行浅中耕,深度控制在3厘米—5厘米,避免伤根,及时人工拔除垄面及垄沟杂草,杂草基数较大时,可选用精喹禾灵等禾本科杂草专用除草剂。

五、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控

重点病害:叶斑病(如褐斑病、斑点病)发病初期选用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等广谱性杀菌剂喷雾。注意轮换用药,防止抗药性产生。

根腐病:轮作换茬是根本。发病田块可撒施生石灰(每亩50公斤—75公斤)进行土壤消毒,调节酸碱度。

根结线虫病:土壤消毒(如石灰氮、棉隆等,需严格按规程操作,有安全间隔期);发病初期可选用阿维菌素、噻唑膦等药剂灌根处理。

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毒饵诱杀(用90%敌百虫晶体0.5公斤加水5公斤稀释,喷拌炒香的麦麸或豆饼50公斤制成毒饵,傍晚撒于垄面);严重时可用辛硫磷、毒死蜱等药剂灌根。

甘薯天蛾(幼虫俗称猪儿虫):防治,抓住低龄幼虫期是关键,及时喷施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甲维盐等药剂。(市农科院植保所 雷海霞)

编辑:何海荣

审读:翟存鸣

审核:华唯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