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凯 文/图
10月16日晚,信阳师范大学理科楼报告厅内掌声不断、气氛热烈。以“讲好师大故事 传承五秩荣光”为主题的校史讲解大赛决赛在此举行,为全校师生呈现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沉浸式“校史公开课”。
记者在决赛现场看到,参赛选手们以充沛的情感和精湛的表达,将凝固的校史转化为可感可触的精神画卷。
教工组深情回望来时路:退休教师戴玉恒用朴实的语言,重温师生肩挑背扛、三个月移平两座土山的“拓荒岁月”;青年教师龙慧杰以“育花人青春常在”为题,回顾学校1985年首个教师节盛况。学生组以新声致敬荣光:谭山校区郭郝冉讲述与《信阳师范大学报》的四秩相伴;淮河校区余梓源借助三件“师大物”解码“师大人”的精神基因;信阳理工学院杨舒雯以“革命红”为火种、“现代灰”为坐标、“理工蓝”为应答,抒发科技报国的时代志向。
“校史盲盒”环节将比赛推向高潮。20张珍贵的老照片被随机抽取,选手即兴讲述。一段段尘封的记忆在讲述中苏醒,映照出学校50年来的拓荒足迹、师者守望与青春理想。
“听着听着就红了眼眶。”焦素娥教授在点评中动情地说,“我仿佛看见几十年的执教时光在眼前流转。孩子们完成的不是比赛,而是我们师大精神的传承。”
“戴老师以如此之高寿,依然精神矍铄、声音洪亮,引领慈晖、激发后辈,他就是师大拓荒精神的生动代表!”退休教授朱庆福在观看戴玉恒的讲述后难掩激动。
淮河校区致学书院的余梓源同学赛后感慨:“比赛于我而言,走过的已经不只是一段赛程,而是一次精神的溯源。我触摸到的是‘厚德 崇实 善学 敏行’这八字校训在岁月长河中激起的真实浪花。”
教师李振东表示:“校史讲解大赛是一次语言、情感与历史的完美融合,也是历史与现实的双向连接,更是一堂成功的校史校情公开课。”
据悉,本次大赛自5月启动以来,吸引逾千人次参与。经过激烈角逐,戴玉恒、龙慧杰获教师组一等奖,郭郝冉、杨舒雯获学生组一等奖,多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以史为鉴,烛照前程。这场跨越半年的校史之旅,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堂走心的思政大课。信师大人正从岁月积淀中汲取智慧力量,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