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日报见习记者 江玉坤
“书记,咱们社区老年人多,美好邻里中心的老年食堂能不能离社区再近些?”“目前市里正在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街道对我们中小企业有没有相应的帮扶政策?”近日,秋夜微凉,在浉河区金牛山街道举办的“金牛夜话”现场,这样热切而真诚的交流不断。
“金牛夜话”是金牛山街道紧扣“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导向,为切实回应群众急难愁盼而打造的惠民品牌活动之一。在践行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夜话议题已实现“由点到面”的转型升级——从反映“家里漏水”“路灯不亮”等具体问题,转向探讨“小区怎么改”“社区怎么建”等治理课题,推动基层治理从“解小忧”向“谋大治”深化。
在十里河社区,“金牛夜话”的实践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社区以“院落解忧会”为载体,将议事平台延伸到居民家门口,聚焦通水保障、道路亮化等基础设施短板,组织居民与相关职能部门面对面沟通,不仅明确了责任主体与解决时限,还打破了以往“等靠要”的被动局面。
如今,在金牛山街道各社区,“夜话”活动正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持续开展。为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金牛夜话”瞄准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高频场景”,采取“流动设点+按需驻站”的灵活方式,推动干部多跑腿、群众少奔波,切实做到“议事场景跟着群众走、服务触角围着需求转”。
面对电表加装、法律咨询等专业问题,“夜话”还可升级为“专题工作坊”。不久前,金鼎社区依托“楼栋暖情会”,邀请律师、社工和养老专家共同为老年居民设计适老化改造方案,从扶手安装到助餐点选址,每一项建议都紧贴老人实际需求。
华森社区则借助“夜话”平台广泛吸纳居民意见,不仅细化“百家宴”的菜品征集与流程安排,提升邻里共享体验,还结合居民兴趣培育文化队伍,使舞蹈、剪纸等活动更贴近群众需求。在一次次的共商共办中,“社区活动为居民、居民参与为社区”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人心齐,泰山移。社区的变化清晰可见:居民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干群关系从“隔窗对话”变为“同桌共议”。这种凝心聚力的共同体意识,正推动社区发展每一步都瞄准群众需求,并获得更扎实更可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