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她”——访市肿瘤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杨云
2025-10-29 浏览量:0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野

许多女性都曾遇到月经迟迟不干净,或非经期突然出血的情况。面对这类问题,不少人因羞于开口或觉得“不算大病”而延误就医。为此,记者走进市肿瘤医院,采访了该院妇产科主治医师杨云,为大家专业解析这一常见却易被忽视的健康问题。

记者:什么样的出血算“异常”?

杨云:简单来说,子宫异常出血就是指偏离了正常月经模式的出血。正常的月经是有规律的,周期一般在21天到35天之间,经期持续2天到7天,血量适中。而异常出血则打破了这种规律,比如周期变得混乱,或者经期拖得特别长,再就是血量发生明显变化。另外,在两次月经之间出血,或者同房后出血,以及绝经以后又再次出现阴道流血,这些都属于异常信号,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记者:常见原因有哪些?

杨云: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功能性问题,主要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如青春期或围绝经期卵巢功能不稳定、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精神压力、过度劳累、体重变化也可能影响内分泌。二是器质性问题,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或癌变,以及宫颈病变等。不同年龄段女性需考虑不同原因,专业诊断很重要。

记者:有哪些认识误区?

杨云:在门诊中,我们确实遇到不少常见的误区。首先,很多女性,尤其是年轻女孩,觉得“月经不调不是病”,习惯性地忍耐,或者自行购买一些保健品、中药来调理,而不愿意第一时间来医院做检查。这样做可能会掩盖一些器质性的问题,延误真正的病情,严重者影响生育。其次,有人觉得月经量多、有血块是身体在“排毒”,这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长期经量过多会导致贫血,让人头晕、乏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有一个很危险的误区是,认为绝经后出血是“返老还童”的表现,这必须纠正,绝经后任何形式的出血都必须首先排除子宫内膜和宫颈的恶性病变。

记者:需要做哪些检查?

杨云:医生会逐步排查。首先会非常详细地询问病史,然后进行妇科检查,对情况有个初步判断。关键的辅助检查包括盆腔彩超,它可以无创地查看子宫的大小、形态、内膜厚度,以及有没有长肌瘤、息肉等;还会建议做血常规检查,看看出血有没有引起贫血;对于育龄期女性,一定会先检查是否怀孕。根据初步结果,可能还需要抽血查内分泌激素,做宫颈的排癌筛查。如果怀疑宫腔内有问题,医生可能会建议做宫腔镜检查,并对可疑的部位取一点组织做病理化验,这是诊断宫内病变最准确的方法。必要时行刮宫术,刮宫术有诊断和止血双重作用。

记者:有哪些治疗方法?

杨云:治疗一定是针对病因的,个体化差异很大。如果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主要依靠药物治疗,比如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或孕激素来建立规律的月经周期,或者使用一种叫“曼月乐”的含药宫内节育器,它在局部释放药物,对治疗月经过多和保护内膜效果很好。如果检查发现是器质性的病变,通常可以通过宫腔镜进行微创切除。对于较大的肌瘤或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可能会考虑其他手术方式。若是发现了癌前病变或恶性肿瘤,那么就需要遵循肿瘤的治疗规范,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总之,方案的选择需要医生和患者充分沟通,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和生育需求来共同决定。

记者:日常如何预防?

杨云:我想给女性朋友们几点实用的建议。第一,要尽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管理好情绪和压力,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这对维持内分泌的稳定至关重要。第二,强烈建议大家养成记录月经日记的习惯,简单记下每次月经来的时间、持续天数和大致的血量,这样一旦出现变化,自己就能第一时间敏锐地察觉到。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定期的妇科检查,即使没有任何不舒服,每年做一次妇科彩超和宫颈防癌筛查,是守护我们健康非常有效的一道防线。请记住,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是我们健康的守护者,正视它,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才是对自己真正的负责。

记者:袁野

编辑:翟存鸣

审读:高原

审核:胡瑜珊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