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滋养、百万投资“护航”,679亩“南粳46”迎丰收
2025-11-05 浏览量:0

机器轰鸣声中,金色稻穗卷入联合收割机。11月4日,吴中区木渎镇五峰村679亩高标准农田正式开镰。这片由太湖水系滋养、并总计投入567.2万元完成河道整治与设施升级的土地,今年种植的“南粳46”水稻迎来丰收,新米即将上市。

农田航拍。穹窿集团供图

记者在五峰村高标准农田现场看到,连片的水稻颗粒饱满。两台联合收割机在田间往返作业。机器驶过,稻秆被切断,稻穗卷入机身,脱粒后的稻谷落入收集箱。“从目前收割情况看,稻穗饱满,今年的‘南粳46’长势不错。”穹窿集团负责人指着稻田介绍。

据悉,五峰村这片高标准农田东接一九三村道、西临藏中路、南至穹灵路,总面积679亩,划分为4个灌区,全部采用管道灌溉。3台水泵分别保障1-3号地块77.67亩、4-9号地块166亩、10-20号地块434.88亩的供水。灌溉水源来自南侧木光运河和北侧山泉,均属太湖水系。

收割中。穹窿集团供图

“种植全程采用‘人工除草+无人机播种’的生态农法,控制化学药剂使用。”该负责人表示。据介绍,此次种植的“南粳46”水稻品种,稻米品质可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蒸煮后米饭柔软,冷后不硬。

为保障农田高效产出,今年当地还完成了配套设施建设。水源河道竖河疏浚整治工程投资311万元,保障了灌溉水源稳定。新建的农业设施用房占地790平方米,投资256.2万元,用于存放农机设备、化肥与农药。今年6月,该片农田的小麦完成收割,每亩产量约600斤,总销售额50万元。

“农时不等人,秋收、秋种必须无缝衔接。”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保障秋收,团队半月前已对拖拉机、撒肥机、播种机等农机具完成全面保养。农技师对收割机零件进行了检查和更换。“按计划,半个月内将完成近600亩水稻的收割。之后马上翻土,接续种植小麦。”

据悉,五峰村高标准农田项目是穹窿山(藏书)管委会自2024年6月1日起,以整体租赁外包方式交由苏州市胥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项目,旨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优质农田效益。(苏报融媒记者 刘达/文)


来源:引力播

编辑:罗宇凡

审读:高原

审核:徐立明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