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走进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江苏人文交流活动展台,一股浓郁的江南风情扑面而来。以“江潮叠韵”为主题的设计,用流动的曲线模拟江河奔涌,光影交织间,仿佛置身水墨江南。在这片378平方米的“非遗天地”中,7家苏州老字号携绝技登场“苏艺匠心”板块,集中呈现老字号与非遗技艺的守正创新之路。
在苏州刺绣研究所展台前,刺绣工艺师徐介英正在将手中的丝线,拆分成1/128份,引得观众连连称奇。“这是1/128的丝线,绣金鱼的尾鳍时,会有种‘漂浮在空气中’的视觉效果。”她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一旁展出的《捣练图》中,唐代妇女的发丝正是用1/64的丝线绣成,细腻逼真,仿佛能随风轻动。最微小处也用到了1/128的丝线,不同颜色的丝线交织出富有光泽的发丝,人物劳作形态细致入微。

刺绣工艺师徐介英表演拆线。苏报融媒记者 时玥/摄
南京十竹斋饾彩拱花技艺传承人赵诗恒特意来到苏绣展位前,与徐介英深入交流针法技艺。“很小就知道苏绣,但一直没机会接触手艺人,今天感觉有点摸清了刺绣技艺的小门道。”赵诗恒笑称,希望通过现代化表达方式让非遗焕发新生,这次交流碰撞出了不少灵感火花。
苏州刺绣研究所总经理黄燕萍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北京等地的贸易公司前来洽谈文创合作。她表示,连续多年参展,就是希望把苏绣的精髓和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年轻人喜欢并传承非遗技艺,也期待找到合作伙伴,开发联名IP和时尚设计品,让非遗走进千家万户。
绣娘丝绸的展位前,非遗大师现场演示手工盘扣制作,指尖翻飞间,一枚枚精巧的扣饰逐渐成型。展出的“叠韵”系列包袋与丝巾,以清代《百蝶图》为灵感,将“百蝶戏春”的灵动意境融入当代设计,选用“锦绣之冠”宋锦为面料,兼顾美感与实用。“我们已经收到巴黎、米兰等国际时尚平台的合作邀请,预计明年启动海外巡展。”绣娘丝绸创始人戚秋兰表示,进博会是品牌走向国际的重要跳板,“我们希望让世界看到中国非遗的现代生命力”。

绣娘丝绸。苏报融媒记者 时玥/摄
苏州老字号正以更年轻的姿态、更国际化的语言,讲述江南文化的故事,展现“老字号·新花样”的无限可能。“这件凤簪用了失蜡法、金银丝细作,还镶嵌了宝石和珐琅彩。”在苏州老字号子冈珠宝展位前,产品总监司马婷玉正手持一款为AI数字人“苏小妹”特别设计的凤冠头饰,向观众细致讲解。

“苏小妹”佩戴子冈珠宝定制首饰。苏报融媒记者 时玥/摄
她身后的大屏幕上,“苏小妹”身着来自苏州老字号上久楷的宋锦华服,佩戴子冈珠宝定制首饰,不仅能切换造型,还能360度转身展示细节,与观众实时互动。“苏小妹佩戴的凤簪系列与复刻的郑和宝船,每件作品都耗时100余天。”司马婷玉介绍,这些作品融合了苏州金银细作非遗技艺,重现明代镶玉嵌宝的宫廷风华。她透露,子冈珠宝已在上海虹口区选址,预计2026年开设定制工坊,希望借助进博会“预热”品牌,圆一个“非遗出海梦”。
(苏报融媒记者 时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