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深秋,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粼粼波光之间,水鸟翩跹,游客与水鸟不时互动。记者11月13日从苏州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局获悉,截至目前,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三湖”水质与藻情整体表现优于往年,筑牢水源地生态安全屏障。

金鸡湖 苏州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一片“水清岸绿”的背后,是一张从空中到水下、从数据到行动的立体防控网络在默默守护。今年以来,园区生态环境局围绕“三湖”水环境保护,建立起一套贯穿“监测—预警—打捞—巡查”全链条的防控机制。从前期制定的《园区“三湖”蓝藻水华防控综合监测巡测方案》,到各部门职责清晰、协同作战的联动体系,园区在藻情应对上真正做到了“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
电子屏幕上,水质自动监测站传回的数据24小时不停跳动。高藻风险期,每日3次的蓝藻监测播报成为判断湖情的关键“晴雨表”。一旦出现异常,联动群内立即通报,为精准打捞和科学调度争取宝贵时间。

苏州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除了“电子眼”的实时监控,人工与无人机也共同织密巡查网络。27个人工巡测断面覆盖“三湖”重点水域、水源地及人群敏感区,巡测人员的身影频繁出现在湖岸,104批次巡测实现“即测即报”;而在人工难以触及的湖汊、隐蔽岸线,无人机巡航悄然升空,航拍成像快速识别蓝藻聚集区与水草分布,形成可视化监测报告,让隐藏问题无所遁形。
苏州工业园区还在“三湖”布设20个藻类监测断面,定期开展藻种分析、遥感监测与水草巡查。结合水草生长周期动态调整打捞节奏,从源头控制藻类滋生环境,实现“藻草共治”。
随着夏季结束,2025年“三湖”水环境治理迎来阶段性成果。目前,苏州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局已着手复盘全年工作,系统梳理从监测预警到应急处置的全流程经验,并提前谋划2026年专项监测方案,推动治理工作从“应急响应”迈向“常态长效”。
美丽河湖是群众身边的优质生态产品。苏州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强化精准管控与跨部门协同,加密监测频次、提升数据时效,持续筑牢水环境安全防线,让“三湖”清波成为园区生态最动人的底色。(苏报融媒记者 惠玉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