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机器轰鸣种冬麦 苏报融媒记者 李渊/摄制
今天(11月14日),在冷空气到来前的晴好窗口,江苏润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连片农田启动冬小麦播种。天上无人机低空施肥,地上开沟机、播种机轰鸣穿梭,全程机械化作业有条不紊,为来年丰收打下“第一锨”。

农业机械“上天入地” 苏报融媒记者 李渊/摄
上午,记者来到苏州高新区通安镇的田间看到,金黄稻浪刚刚退场,收割过的地块仍带着湿润热气。成群白鹭、麻雀从田埂掠过,低头啄食遗落稻粒;刚收下的秸秆被打捆机卷成一捆捆“瑞士卷”,码放在田边。“这些秸秆不烧不弃,回去喂牛马,还能进沼气池发酵,做有机肥再还到地里,形成绿色生态循环种植。”农户刁粉保告诉记者。

稻子刚刚收割,秸秆卷成“瑞士卷” 苏报融媒记者 李渊/摄
刁粉保介绍,他所在的江苏润推今年流转耕地6000多亩,已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当天现场投入两套“翻耕—开沟—播种—镇压”联合作业线,配套无人机撒肥、地面测墒监测,一天可完成耕播约200亩;趁着土壤墒情适宜、昼夜温差大的有利时段,力争本周完成主体播种。“再有个八天,麦苗就能出齐见绿。”他说。

开沟机能够快速开沟 苏报融媒记者 李渊/摄
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机械化一次成型、深浅一致,配合测土配方肥和精准变量施肥,确保均匀下种、科学保墒,较人工作业可节约用工并提升作业质量与效率。无人机高效覆盖、地面机械精密衔接,让“高效、科学”的耕播成为田间“新常态”。
下午,田野机声仍不绝于耳。“瑞士卷”般的秸秆与深褐土壤在田畴里接力,新一季冬小麦从这里启程。通安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当地农户正抢抓冷空气前的短暂晴窗,依靠机械化作业,实现抢播、抢管、抢墒,确保明年粮食安全。
(苏报融媒记者 李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