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11月17日,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苏州绿色电力交易电量已达60.35亿千瓦时,在全省占比超三成,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数字不仅折射出苏州在能源转型路上的坚定步伐,也标志着绿电消费正从“可选项”逐步成为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的“标配”。
自2021年全国绿电交易“开闸”以来,江苏绿电交易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从13.69亿千瓦时跃升至210.7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高达96%。这些绿电覆盖能源、化工等多个重点行业,相当于节约标准煤超624.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1556.4万吨,成为江苏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
作为外向型经济高地,苏州企业对绿电绿证的需求尤为强烈。德莎(苏州)胶带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特种胶带研发制造的企业,为应对国际产业链的绿色门槛,去年与苏州供电公司签订绿电绿证服务意向协议,通过采购绿电有效提升了产品国际竞争力。“绿电不仅清洁,更是我们走出去的‘通行证’。”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苏州绿电交易体系不断完善。目前,苏州已实现交易周期“多年—年度—多月—月度—月内”全覆盖,并在全省率先开展分布式新能源聚合参与绿电交易。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苏州在太仓试点将绿证交易模块嵌入供电营业厅自助终端,配备专业交易员现场指导,打造从咨询到购买的“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完成绿色权益认购。此外,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在苏州市发改委、国网江苏电力和江苏电力交易中心指导下,成立苏州绿电绿证服务站,推动苏州绿色用能发展迈入新阶段。服务站以苏州工业园区供电分公司营业厅为枢纽,并在全市各区县设置服务点,充分发挥“区-县”联动效应,打造“一站多点、一体运作”的苏州绿电绿证服务体系,实现了绿电绿证服务范围市县全覆盖。
绿电蓬勃发展的背后,是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成果。从全省来看,截至10月底,江苏电力市场化用户已突破16万户,市场化交易电量规模超66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突破80%。(苏报融媒记者 惠玉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