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整改到主动升级 3413家小餐饮商户完成“双改”
2025-11-20 浏览量:0

清晨六点,太仓双凤镇众缘小厨的后厨已热气腾腾。老板叶峰熟练地打开电灶,蓝色的火焰迅速升腾,铁锅与食材碰撞出清脆的声响。“干餐饮17年,没想到电灶比燃气灶还好用!”叶峰一边颠勺翻炒,一边算起经济账:“以前每月燃气费要花一万多,现在电费才7000块,一年能省三万多。更关键的是安全,没了燃气罐,后厨油烟少了,消防检查也省心,炒出来的菜照样有烟火气。”

在太仓璜泾镇的一家餐馆里,工作人员李宗亮正仔细检查墙上的燃气报警器。“店里早就把燃气瓶换成了燃气管,配齐了灭火器、应急灯、报警器这消防三件套。”他指着闪烁着绿色指示灯的设备说,“‘331’机制办每年都会定期检查,报警器一有异常就会报警,安全这块儿我们特别放心。”

叶峰和李宗亮的安心经营,正是太仓市小餐饮“瓶改管”“气改电”(以下简称“双改”)集中改造的生动写照。今年以来,太仓市聚焦小餐饮场所燃气安全突出风险,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进“双改”工作,通过强化统筹、精准施策、健全长效机制,让3413家小餐饮商户完成改造升级,96.14%的总体完成率背后,是城市安全治理的精细化实践,更是惠及万千商户与市民的民生工程。

精准施策,商户改造无压力

“老板,您家现在用的是液化气罐还是管道气?厨房电线有没有老化?”一边仔细询问,一边记录经营规模、设备配置等信息,排查安全隐患,逐户上门登记商户的用电用气用油情况、设备配置、经营规模等信息,详细排查安全隐患,建立“一户一档”动态台账,是太仓市“331”机制办的工作日常。

近年来,太仓市“331”机制办广泛动员基层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依托消防专项治理大平台及联动综治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对全市小餐饮场所开展“拉网式”排查。截至目前,全市共采集3566个餐饮点位信息,并全部录入331大平台,实行清单化管理,为“双改”工作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真金白银的补贴政策成为激发商户改造意愿的“催化剂”。“对完成配合完成‘双改’的商户,我们会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补贴。”太仓市“331”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让补贴政策快速落地,我们还简化申请审批流程,商户完成改造后,只需提交相关材料,经属地初审、部门复核后,补贴资金便可直达商户账户。”

“一开始我还担心改造要花不少钱,没想到政府给了这么多补贴,自己没花多少钱就换上了新设备。”沙溪镇一家小吃店老板王女士说,她的店完成“气改电”后,不仅每月节省了开支,还因为环境改善吸引了更多顾客。

在优化改造流程方面,太仓市更是下足了功夫。针对“双改”涉及路面开挖铺设管道、供电线路增容等问题,联合供气、供电单位推行“签约即开工”模式,简化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供电公司专门为“气改电”商户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办理电力增容手续,最短时间内完成线路改造和设备安装;燃气公司组建专业施工队伍,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提高管道铺设效率和质量。对于改造过程中遇到的个性化问题,相关部门和单位主动上门服务,制定“一户一策”的解决方案,让商户改造更省心、更舒心。

监管联动,消防安全有长效

“双改”不是“一阵风”,而是要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效,从根本上提升小餐饮场所的本质安全水平。太仓市立足长远,创新监管模式、严打违规行为、夯实消防基础,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防护体系。

在监管机制上,太仓市将小餐饮“双改”工作深度融入“五位一体”工作体系,整合综合执法、消防监管站、“331”机制办、派出所、专职消防站等力量,形成“一支队伍管安全”的综合监管模式。这支队伍常态化开展小餐饮场所安全排查、隐患整治、执法检查等工作,通过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改造后出现的新问题、新隐患。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监管台账,对商户的安全状况进行动态跟踪,实现“发现-整改-销号”的闭环管理。

“以前监管是‘九龙治水’,各部门各自为战,现在整合力量后,监管效率大大提高。”太仓市“331”机制办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综合监管,已累计排查整改小餐饮场所安全隐患1200余处,有效防范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太仓深入推进小餐饮场所消防安全“六化”建设,在全市小餐饮场所全覆盖推广安装一键报警、智能烟感、灭火器“三件套”。同时,定期组织商户和员工开展消防安全培训,邀请消防专家讲解火灾预防、初期火灾扑救、疏散逃生等知识,现场演示灭火器、消火栓的使用方法,让商户和员工熟练掌握“五会六必须”消防安全要求。

服务升级,改造覆盖再提速

“双改”工作能否顺利推进,商户的支持与配合是核心。太仓市“331”机制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始终坚持以商户为中心,通过全面摸排、政策激励、宣传引导、优化流程等一系列精准举措,让商户从‘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

在太仓科教新城,针对部分商户对“双改”政策不了解、心存顾虑的情况,科教新城联合太仓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国网太仓市供电公司组建专业服务团队,通过召开政策宣讲会、入户解读答疑、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为商户详细解释“瓶改管”“气改电”的优势和政策。同时,优化补贴申请审批流程,开辟“一站式”服务绿色通道,让商户改造“少跑腿、好办事”。

在璜泾镇,一支由镇燃气办、镇消防安全专项机制办组成的“攻坚小队”一次次上门走访,“磨破嘴皮”也不厌其烦。针对商户担心的“用电成本高”、“火力不够猛”等具体疑虑,团队现场测算,甚至邀请已改造商户“现身说法”,制定“一户一策”的个性化改造方案,用真情实意和专业服务化解了商户们的后顾之忧。

如今,行走在太仓的街头巷尾,越来越多的小餐饮后厨焕发新生:昔日杂乱摆放的燃气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燃气管道或先进的电灶设备;油腻的墙面变得干净明亮,油烟排放大幅减少;消防设施一应俱全,商户和顾客的安全感显著提升。这场小餐饮“双改”革命,不仅是能源使用方式的切换,更是城市安全治理能力的提升,是民生福祉的持续增进。

(苏报融媒记者 周哲 刘争 通讯员 李臻妍/文)


来源:引力播

编辑:罗宇凡

审读:高原

审核:徐立明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