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发】一座让历史“活”过来的“戏精”古城
2025-11-27 浏览量:0

□向炜

如果城市会说话,开封一定是位最会讲故事的“老戏骨”。这座古城不满足于躺在历史课本里当古董,偏要撸起袖子,把千年宋文化变成一场全民可参与的沉浸式“剧本杀”(详见信阳日报11月25日4版)。

铁塔不再是沉默的文物,而是穿越千年的“塔坚强”;汴河夜游让《清明上河图》在桨声灯影里复活;开封府的包公每晚准时“上班”,用实景演出开展廉政教育;万岁山武侠城更是脑洞大开,让你用一张门票钱就能连看3天“现场版《水浒传》”。

最妙的是,这座城市懂得“接地气”——不仅让游客“看到”,更让其“进入”甚至“成为”故事的一部分。景区互动能赢银票,木版年画随手可拓。开封把高高在上的历史文化,做成了人人玩得起、玩得嗨的日常体验。

20世纪90年代末,“开封何时‘开封’”的讨论曾引发无数思考。而今天,这座城市真正打开了思想的大门、发展的大门、迎客的大门。不刻意复古,而是让传统与现代愉快地握手。当你在武侠城和“侠客”击掌,在汴河与宋词相遇,就完成了与历史的对话。开封人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开封”,不仅是地理的开放,更是心灵的敞开;不仅是发展的突围,更是文化的自信。

记者:向炜

编辑:翟存鸣

审读:高原

审核:常征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