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俺村的网格员秋收时帮俺调解耕地纠纷,缴费时又上门代办。有他们在,日子过得踏实!”11月26日,息县张陶乡大邹庄村村民的一句心里话,道出了当地网格化治理的实效。如今在息县,364个村(社区)的网格员化身“五大员”,每天活跃在群众身边,“小网格”畅通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作为基层治理的“信息员”,网格员的日常从走家串户开始。息县以数字化平台为支撑,全力推进“一标三实”信息采集,人口、房屋、单位等150多万条基础信息被精准收录。“定期更新动态信息,哪家添了新人口、哪户搬了新家,都得记清楚。”龙湖街道听淮桥社区第十五网格专职网格员林霞介绍,2025年7月的全面更新中,全县网格员累计归集人口信息114万条、房屋信息36万条,标注特殊群体10万人。这些鲜活数据实时同步到县乡两级智慧城市智能运行中心大屏,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坚实支撑。
走在田间地头、大街小巷,网格员还是敏锐的“侦查员”。他们通过日常巡查和“息小宝”微信群,第一时间捕捉群众诉求和风险隐患。按照“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原则,能当场解决的绝不拖延。遇到乡级解决不了的难题,就启动“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前不久,有网格员在微信群里发现村民反映村口路灯损坏,当即上报,县直相关部门迅速响应维修,恢复了照明,让夜间出行的村民心里亮堂起来。
家长里短的矛盾纠纷,也离不开网格员这个“调解员”。张陶乡大邹庄村曾有两户村民因秋收耕地边界问题起了争执,网格员巡查时发现后,立即联系村两委和乡司法所共同调解。“大家都是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有话好好说。”在调解员的耐心劝说下,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和解。网格员主动倾听群众心声,对邻里矛盾、琐事纠纷及时介入,对复杂问题上报协调,用真心化解隔阂,守护着乡村的和谐安宁。
“大爷,这是医保缴费二维码,我帮您操作。”“大婶,电信诈骗要警惕,陌生电话别轻信。”作为贴心“服务员”,网格员的身影活跃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他们既是政策宣讲“小喇叭”,走村入户普及法律知识和防诈技巧,也是便民服务“勤务员”,为留守老人、困难群众提供上门帮办代办服务。在近期的“两费”征收工作中,网格员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手把手协助群众完成缴费,用暖心服务打通便民利民“最后一公里”。
此外,网格员还是各项工作落实“督办员”。无论是群众反映的诉求,还是设施损坏、安全隐患等问题,网格员都会全程跟踪督办。“上报的事情不能石沉大海,得盯着解决才算完。只有核实办理结果、如实反馈情况,才能结案销号。”这种“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的担当,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
小网格承载大担当。息县的网格员们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让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变为“主动服务”。如今的息县,邻里更和睦、服务更便捷、环境更安心,基层治理“满堂红”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