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初心 信阳印记】北上先锋铸军魂
2021-09-02 浏览量:0

前来接受革命教育的人络绎不绝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涛 摄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涛

在罗山县铁铺乡,有一个村庄名为“何家冲”。此处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峰相连,陡峭险峻,构成天然屏障。豫南大别山腹地历来兵家必争,似这般村庄不胜枚举,而何家冲,因一支功勋卓著的英雄部队,成为耀眼的“明星”。

“何家冲这片红色的土地,是全国四大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1996年,村里的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何氏祠、长征出发地集结标志——古银杏树、红二十五军医院旧址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昨日,在何氏祠,讲解员郭琦向记者介绍道。

跟着郭琦的脚步,记者追寻了一处处红色足迹,聆听了那一段段血与火的传奇。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向川陕边转移后,中共鄂豫皖省委将留守部队重建为红二十五军。面对敌人重兵围剿,红二十五军损失惨重。中共中央指示红二十五军战略转移。

1934年11月11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光山县花山寨举行会议,传达中共中央指示,讨论并决定率红二十五军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名义,向平汉铁路以西的桐柏地区转移。11月13日,红二十五军来到何家冲一带进行整编补充等转移前的准备工作。

1934年11月16日夜,红二十五军将士近3000人,在省委的率领下,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在千年古银杏树下集结出发,告别大别山的父老乡亲,踏上了战略转移的征程。

此后,红二十五军突破国民党围堵,至1935年5月,经过一系列战斗,在长征途中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部队发展到3700余人。1935年9月16日,红二十五军与西北红军会师,转战9000余里的长征胜利结束。

讲解员讲述革命故事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长喜 摄

“这座石磨盘在群众保护下留存至今,也成为红二十五军在战争年代艰难环境下生活的重要物证……”在何家冲村红色景点,经过摩崖石刻、英雄桥、勇士崖,郭琦驻足在石磨盘前讲述,“红二十五军转移到何家冲休整时,为了不打扰当地百姓,就露宿在半山腰上,乡亲们后来自发从家里拿出仅有的口粮,在这个磨盘上碾米磨面,送给战士们。”

关于军民鱼水情,在何家冲还流传着“何大妈舍己救红军”的故事。郭琦介绍,红二十五军出发后,有一次敌人进村,抓了一位在村里养病的红军伤员。为救这名伤员,何大妈对敌人谎称这是自己儿子。敌人不信,她就用自己的眼睛作“担保”。残忍的敌人用枪托捣瞎了何大妈的右眼,又在她的腿上捅了一刀。何大妈倒在血泊中,仍紧紧抱着自己的“儿子”。敌人最终相信了,这位红军伤员躲过一劫。民心所向,民心所归,生死与共的民意,构成了一道道保护红军的铜墙铁壁。

“红二十五军不仅是第一支到达陕北的长征队伍,而且是唯一一支有增员的队伍,长征途中增加800人,也是长征中唯一创建了根据地、发展了地方游击师的队伍。”郭琦告诉记者,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不仅仅创造了几个唯一,更重要的是主动策应中央红军北上,积极巩固西北根据地,为党中央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安置在西北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红二十五军在何家冲集结出发开始长征,这个小山村就与红军长征精神连在一起,与红色基因传承连在一起,成为重要的革命历史纪念地。如今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与坐落在旁边的何家冲学院一道,每年吸引各地群众前来接受红色教育。红二十五军的长征是熠熠生辉的精神丰碑,激励着老区儿女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奋斗!

来源:信阳日报

编辑:曲沛

审读:郑烨

终审:陈晓军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